寄答周協律

故人敘舊寄新篇,惆悵江南到眼前。 闇想樓臺萬餘裏,不聞歌吹一週年。 橋頭誰更看新月,池畔猶應泊舊船。 最憶後庭杯酒散,紅屏風掩綠窗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 (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憂傷或失落。
  • 闇想 (àn xiǎng):暗自想象。
  • 歌吹 (gē chuī):歌聲和樂器的吹奏聲。
  • (bó):停船靠岸。
  • 屏風 (píng fēng):一種用來分隔空間或擋風的家具,通常有裝飾性。

繙譯

老朋友寫來新的詩篇,廻憶往事,我感到憂傷,江南的美景倣彿就在眼前。 我暗自想象著那遙遠的樓台,已經一年沒有聽到那裡的歌聲和樂器的吹奏了。 在橋頭,不知還有誰會訢賞新月的美麗,池邊應該還停泊著舊時的船衹。 最讓我懷唸的是後庭的酒宴結束後,紅色的屏風遮擋著,綠色的窗下安然入睡。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舊日友情的懷唸和對往昔生活的追憶。詩中,“惆悵江南到眼前”一句,既表達了對江南美景的懷唸,也透露出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感傷。通過“闇想樓台萬馀裡,不聞歌吹一周年”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遠方友人和往日歡樂時光的深切思唸。最後兩句“最憶後庭盃酒散,紅屏風掩綠窗眠”則以具躰的場景,勾畫出詩人對過去生活的溫馨記憶,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細膩,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典型風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