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十八祕書謝裴相公寄馬

齒齊臕足毛頭膩,祕閣張郎叱撥駒。 洗了頷花翻假錦,走時蹄汗蹋真珠。 青衫乍見曾驚否,紅粟難賒得飽無。 丞相寄來應有意,遣君騎去上雲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齒齊臕足:牙齒整齊,膘肥躰壯。臕(biāo):肥肉。
  • 毛頭膩:毛發光滑細膩。
  • 秘閣張郎:指張十八秘書,即詩中的張郎。
  • 叱撥駒:呼喚小馬。叱(chì):呼喚。
  • 頷花:馬頸上的花紋。
  • 假錦:比喻馬頸上的花紋美麗如錦。
  • 蹄汗蹋真珠:形容馬蹄踏地,汗珠如真珠般閃耀。
  • 青衫:古代官員的常服,這裡指白居易自己。
  • 紅粟:紅色的穀物,這裡指糧食。
  • 難賒得飽無:難以通過賒賬得到足夠的食物。
  • 丞相:指裴相公。
  • 上雲衢:比喻陞官或達到高位。

繙譯

這匹馬牙齒整齊,膘肥躰壯,毛發光滑細膩,是秘閣張郎所呼喚的小馬。洗過頸部的花紋,美麗如錦,奔跑時蹄下汗珠如真珠般閃耀。我這身青衫,乍見之下是否讓你感到驚訝?紅色的穀物雖美,卻難以通過賒賬得到足夠的食物。丞相寄來這匹馬,想必有他的深意,讓我騎著它,踏上通往高位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裴相公贈送的馬的贊美和感謝之作。詩中通過對馬的細致描寫,展現了馬的健壯和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裴相公的敬意和感激。詩的最後兩句,白居易巧妙地將自己的境遇與馬的命運相聯系,暗示了自己希望得到提拔的願望,展現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