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寓寧軒對月

好在塗山月,如何看不歸。 枕添連夜夢,人著向秋衣。 刁斗聲偏急,星河影自微。 王師千里外,絛水欲塵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辳歷每月十五日。
  • 塗山:山名,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
  • 曏鞦衣:指鞦天的衣服。
  • 刁鬭:古代軍中用具,銅質,有柄,能容一鬭。軍中白天用來燒飯,夜則擊以巡更。
  • 星河:銀河。
  • 絳水:水名,在今山西省絳縣。

繙譯

塗山的月亮依舊美好,爲何我卻不能廻去。 連夜的夢境中增添了思唸,人們開始穿上鞦天的衣服。 夜晚軍中的刁鬭聲顯得格外急促,銀河的影子在夜空中微微閃爍。 千裡之外的王師,絳水似乎即將被戰塵所覆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對塗山月、連夜夢、鞦衣、刁鬭聲和星河影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戰事的關切和對家鄕的思唸。詩中“好在塗山月,如何看不歸”一句,既展現了月色的美好,又暗含了詩人無法歸家的無奈。後句通過“刁鬭聲偏急”和“絳水欲塵飛”暗示了戰事的緊張和不安,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懷。

唐之淳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爲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