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嘹唳(liáo lì):形容聲音清脆悠敭。
- 榆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是古代重要的邊防要塞。
- 虛弦:指空弦,即弓上未搭箭的弦。
- 訝:驚訝,驚奇。
- 征鴻:遠行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或傳遞消息的使者。
- 春信:春天的消息,這裡指春天的氣息或跡象。
- 天山:山脈名,橫貫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是亞洲中部的大山脈。
繙譯
二月裡,我聽到了幾聲清脆悠敭的雁鳴,它們穿越了榆關,所有的弓弦都停止了射擊,在夕陽的餘暉中靜靜落下。我驚訝地發現,這些遠行的鴻雁竟然如此勇敢,它們又隨著春天的氣息,飛到了遙遠的天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雁群北飛的景象,通過“嘹唳”、“虛弦”、“落照”等詞語,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壯美的氛圍。詩中“卻訝征鴻偏有膽”一句,既表達了對雁群勇敢北飛的贊歎,也隱含了對遠行者堅靭不拔精神的贊美。最後,“又隨春信到天山”則進一步以春天的到來和雁群的遷徙,象征著生命的循環和希望的延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與贊美。

孫承宗
明高陽人,字稚繩,號愷陽。爲諸生時,教讀邊郡,喜從老兵究問險要阨塞。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進中允。歷諭德、洗馬。熹宗即位,充講官。朝臣推爲兵部侍郎,主遼事。帝不欲承宗離講筵,不許。天啓二年廣寧失守,乃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承宗自請督師,既至,汰逃將,遣疲兵,用馬世龍等爲將;又從袁崇煥請,築寧遠等城,令崇煥守之。在關四年,凡修復城堡數十,練兵十一萬,開屯五千頃,遣將戍錦州、松山、大小淩河,拓地四百里。三年,爲魏忠賢黨所讒,乞歸。崇禎二年,後金兵陷畿輔州縣多處,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復遵化等四城。後以大淩河等地失守,廷臣歸咎承宗築城之計,引疾歸。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陽,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環死。子孫多人皆戰死。福王時諡文忠。有《高陽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