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歌贈鄭繼之地官

司徒之官不可求,早年通籍金閨遊。 青袍只今厭奔走,兒女衣食泣道周。 屢見文章出翠釜,未聞廊廟登天球。 鄉關萬里望不及,風吹離思江花愁。 野人勸汝早歸來,塵埃骯髒難爲儔。 朝廷嬖孽未除盡,早晚尚有巴蜀憂。 冰雪照野驚歲暮,行人烽火多阻修。 天狼出明東海岸,哀凰獨叫西康州。 酒酣對汝不料事,爲此長歌歌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通籍(tōng jí):指在朝廷中有了名籍,即做了官。
  • 金閨(jīn guī):指朝廷。
  • 奔走(bēn zǒu):忙碌地四処奔波。
  • 翠釜(cuì fǔ):指精美的烹飪器具,比喻優秀的文章。
  • 廊廟(láng miào):指朝廷。
  • 天球(tiān qiú):指珍貴的玉器,比喻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 鄕關(xiāng guān):指故鄕。
  • 肮髒(āng zāng):指汙穢不潔,這裡比喻環境惡劣。
  • 嬖孽(bì niè):指受寵的小人。
  • 阻脩(zǔ xiū):指受阻。
  • 天狼(tiān láng):星名,比喻兇惡的人或事。
  • 哀凰(āi huáng):指鳳凰,比喻賢人。
  • 西康州(xī kāng zhōu):地名,指西康地區。

繙譯

司徒這樣的高官不是可以輕易求得的,早年你已經在朝廷中有了名籍。如今你卻厭倦了四処奔波的生活,兒女們衣食不足,哭泣在道路旁。雖然你的文章如同精美的翠釜,但朝廷中卻未曾有人像天球一樣被重用。你望著萬裡之外的故鄕,卻望不到,風吹起了你的離思,江邊的花兒也顯得愁苦。我這個野人勸你早點歸來,這裡的塵埃肮髒,難以與你爲伴。朝廷中的小人還未被清除乾淨,早晚還會有巴蜀的憂慮。冰雪照亮了荒野,驚覺已是嵗末,行人常因烽火受阻。天狼星出現在東海岸,哀凰孤獨地叫著在西康州。酒酣之際,我對你說了這些不尋常的事,爲此我長歌不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鄭繼之的關切與勸慰,同時也抒發了對時侷的憂慮。詩中,“司徒之官不可求”一句,既是對友人早年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對現實的不滿。後文通過對比友人文才與官場現實的落差,以及對故鄕的思唸,展現了友人的睏境與無奈。最後,詩人以天狼星和哀凰的比喻,暗示了朝廷的危機和個人的孤獨,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對時侷的深刻洞察。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