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啓進遊崆峒巖

崆峒青漾博麻洲,削壁孤縣勢欲浮。 塿埠莫遮天轉闊,塵囂不到地偏幽。 登臨好趁星霜曉,憑眺還憐海國秋。 肯遣韶華隨臘去,且將巖色隔年收。 參玄此日留真訣,隱霧還誰臥敝裘。 風景不殊應有待,山靈幾幸使君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崆峒(kōngtóng):古代傳說中的一座山名,也指山中的洞穴。 漾(yàng):水面波光搖曳的樣子。 博麻(bómá):形容水草豐茂。 削壁(xuē bì):陡峭的山壁。 塿埠(lǒu bù):山腳下的土坡。 塵囂(chén xiāo):塵土揚揚的喧囂聲。 偏幽(piān yōu):特別幽靜。 登臨(dēng lín):登上高處眺望。 星霜(xīng sāng):時間的流逝。 憑眺(píng tiào):憑藉眺望。 韶華(sháo huá):美好的時光。 臘(là):舊時指農曆十二月。 巖色(yán sè):山岩的顏色。 參玄(shēn xuán):參悟玄妙之理。 真訣(zhēn jué):真實的訣竅。 隱霧(yǐn wù):隱隱約約的霧氣。 風景不殊(fēng jǐng bù shū):風景並無不同。 山靈(shān líng):山中的神靈。

翻譯

崆峒山青翠,水面波光閃爍,博麻洲上草木豐茂。山壁陡峭,孤縣獨立,彷彿要漂浮起來。山腳下的土坡廣闊無垠,塵土揚揚的喧囂聲卻無法傳到這裏,這裏特別幽靜。最好在星霜流逝的清晨登高眺望,眺望之間,還能懷念起故國的秋色。願意讓美好時光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消逝,只留下山岩的顏色。今日參悟玄妙之理,隱隱約約的霧氣中,誰會躺臥在破舊的衣裘上呢。風景並無不同,山中的神靈或許會讓您這位遊人感到幸運。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崆峒山的壯麗景色,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展現了山的幽靜和神祕。詩人通過描寫山的險峻和幽靜,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胡秉忠

胡秉忠,陽春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舉人,任江南六安州知州。事見清康熙《陽春縣誌》卷八。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