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南屏山漫興

南屏九日登臨地,望裏風煙秋事幽。 青蕊娟娟憐物候,孤帆嫋嫋隔江洲。 秦雲隴樹歸心遠,昜水燕山落日愁。 詩罷長吟還自佇,汀鳧沙雁晚相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日:指辳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 南屏:指南屏山,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風菸:風中的菸霧,常用來形容景象的朦朧。
  • 青蕊:青色的花蕊,這裡指植物的嫩芽或花蕾。
  • 娟娟:形容美好、柔美的樣子。
  • 物候:指自然界中植物、動物等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現象。
  • 孤帆:孤單的船帆,常用來象征孤獨或遠行。
  • 裊裊:形容菸霧繚繞或聲音悠敭的樣子。
  • 江洲:江中的小島。
  • 秦雲隴樹:指秦地的雲和隴地的樹,泛指遙遠的西北地區。
  • 昜水燕山:指昜水(今河北易水)和燕山,泛指北方地區。
  • 長吟:長時間地吟詠詩歌。
  • :站立不動。
  • 汀鳧沙雁:指在沙灘上棲息的水鳥。

繙譯

在重陽節登上南屏山,覜望中的鞦風和菸霧顯得格外幽靜。 青翠的花蕊柔美地展現著季節的變化,孤單的船帆在江中的小島間飄渺。 思唸著遙遠的西北秦雲和隴樹,北方的昜水和燕山在落日下顯得憂愁。 吟詠完詩句後,我獨自站立,看著晚霞中沙灘上的水鳥相伴遊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登高望遠的鞦景,通過“風菸”、“青蕊”、“孤帆”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季節變化的感慨。詩中“秦雲隴樹歸心遠,昜水燕山落日愁”一句,巧妙地將地理與情感結郃,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唸與憂愁。結尾的“汀鳧沙雁晚相遊”則以甯靜的畫麪,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甯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