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亂離:指國家動亂和人民離散。
  • :誰。
  • :原因。
  • 奸臣:指不忠於國家、謀取私利的官員。
  • 得計:得逞,達到目的。
  • 謀國用猶:指奸臣利用國家大事謀取私利。
  • 發憤:因憤怒而激發決心。
  • 殉君:爲君主而死。
  • 庶不我尤:希望不要責怪我。

繙譯

天降下動亂和離散,誰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奸臣得逞,利用國家大事謀取私利。忠臣因憤怒而激發決心,血淚交流。 因此爲君主而死,我還有什麽其他要求呢!唉,悲哀啊,希望不要責怪我!

賞析

這首《絕命詞》是明代忠臣方孝孺在臨終前所作,表達了他對國家動亂和奸臣儅道的悲憤之情。詩中,“天降亂離”與“奸臣得計”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忠臣的無奈與憤怒。方孝孺以“血淚交流”形容自己的悲憤,表明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君主的犧牲。最後,他以“殉君”自許,表達了一種悲壯的忠誠,同時也流露出對後人的期望,希望他們不要誤解他的忠誠。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展現了忠臣在亂世中的無奈與堅守。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