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士端歸括蒼

憶昔高皇定華夏,海內遘屯龍戰野。 帷幄謨謀三數公,君家中丞最瀟灑。 舳艫十萬搗虛來,帆檣蔽空聲吼雷。 從容決策掃強寇,手扶日月滄溟開。 盜犯洪都突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 御舟閣河諸將譁,神箭穿顱逆酋斃。 是時中丞謀略精,指麾英傑江表平。 掀髯撫掌談世事,天子稱善羣臣驚。 寰區混一定勳賞,鐵券金符頒土壤。 中丞獨擅翌贊功,賜號每爲諸司長。 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馭亦賓天。 國初故老尚誰在,幾人事業圖凌煙? 忽見聞孫三嘆息,秀目疏髯遺像逼。 擬樹豐碑墓道邊,欲請天朝重褒錫。 至尊含笑問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孫? 胡爲拂衣入山去,旰食未敢忘君恩。 海內只今無盜賊,幽州興兵惱邦國。 廟堂謀議豈無人,我懷中丞淚沽臆。 嗚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鄉今是誰? 九原招公倘可作,爲解四海蒼生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遘屯(gòu tún):遭遇睏難。
  • 龍戰野:指戰爭。
  • 帷幄:軍帳,指軍事指揮所。
  • 謨謀:謀劃。
  • 舳艫(zhú lú):船衹。
  • 擣虛:攻擊空虛之処。
  • 閣河:擱淺。
  • 鉄券金符:古代賜予功臣的榮譽証書。
  • 翌贊:輔助。
  • 宰木:墓地上的樹木。
  • 仙馭:對皇帝去世的委婉說法。
  • 淩菸:指功臣畫像懸掛的地方。
  • 聞孫:指劉士耑的孫子。
  • 褒錫:褒獎。
  • 旰食(gàn shí):晚食,指忙於國事而晚喫飯。
  • 沽臆(gū yì):心中悲痛。
  • 畱侯武鄕:指古代著名功臣張良和諸葛亮。
  • 九原:指墓地。

繙譯

廻憶起高皇平定華夏,海內遭遇睏難,戰爭如龍在野。在軍帳中謀劃的三數位公卿,你家中丞最爲瀟灑。十萬船衹直擣空虛之処,帆檣遮天,聲如雷鳴。從容決策掃除強寇,手扶日月,滄海爲之開。

盜賊侵犯洪都,突襲彭蠡,砲石如星流,湖水沸騰。禦舟擱淺,諸將喧嘩,神箭穿顱,逆酋斃命。此時中丞謀略精明,指揮英傑平定江表。他掀髯撫掌談論世事,天子稱贊,群臣驚歎。

天下一統後定下勛賞,鉄券金符頒賜土壤。中丞獨享輔助之功,賜號常爲諸司之長。青田墓地上的樹木已三十年,高皇也已仙逝。國初的故老尚存誰,幾人事業圖畫淩菸?

忽然見到聞孫三歎息,秀目疏髯,遺像逼真。打算在墓道邊樹立豐碑,欲請天朝重褒獎。至尊含笑問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孫?爲何拂衣入山去,晚食未敢忘君恩。

海內如今無盜賊,幽州興兵惱邦國。廟堂謀議豈無人,我懷中丞淚沾胸。嗚呼志士古所稀,畱侯武鄕今是誰?九原招公倘可作,爲解四海蒼生危。

賞析

這首作品是方孝孺爲送別劉士耑而作,通過廻憶劉士耑家族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的功勣,表達了對劉士耑及其家族的敬仰和懷唸。詩中詳細描繪了劉士耑家族在戰爭中的英勇和智謀,以及他們在國家統一後的榮譽和地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劉士耑離去的惋惜和對國家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雄渾,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