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感懷九首

池魚不知海,越鳥不思燕。 蚯蚓霸一穴,神龍輕九天。 小大萬相殊,豈惟物性然。 君子勿嘆息,彼誠可哀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蚯蚓(qiū yǐn):一種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
  • 神龍:傳說中的神秘生物,象征著力量和尊貴。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処,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萬相:指世間萬物的外貌和形態。
  • 物性:指事物的本性和特性。

繙譯

池塘裡的魚不知道大海的遼濶,南方的鳥兒不會思唸北方的燕子。 蚯蚓滿足於自己的小洞穴,而神龍卻能輕飛至九天之上。 世間萬物的大小和形態千差萬別,難道衹有物質的本性是這樣嗎? 君子不要衹是歎息,那些確實值得我們同情和憐憫。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池魚與海、越鳥與燕、蚯蚓與神龍的不同境遇,表達了作者對於世間萬物差異性的深刻認識。詩中“小大萬相殊”一句,既指出了物質世界的多樣性,也隱含了對人生境遇差異的思考。最後兩句“君子勿歎息,彼誠可哀憐”,則是在勸誡人們要有同情心,不要對那些境遇不佳的人或物持有冷漠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於生命多樣性和人性關懷的深刻理解。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