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亢太史提學河南

· 尹臺
法垣華耀吐文昌,斧節今辭白玉堂。 嵩少風雲生氣色,洛瀍草木動輝光。 新銜薄試儒文效,舊局同推史學長。 本是紫皇香案吏,仙裾佇曳御爐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法垣:指朝廷。
  • 華耀:光煇燦爛。
  • 文昌:指文運昌盛之地,也指文學才華。
  • 斧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
  • 嵩少:指嵩山,少室山,位於河南。
  • 洛瀍:指洛水和瀍水,流經洛陽。
  • 新啣:新的官職。
  • 薄試:嘗試,試用。
  • 儒文傚:儒家文化的傚用。
  • 史學長:歷史學的專長。
  • 紫皇:道教中的神仙。
  • 香案吏:指在神仙麪前供職的官員。
  • 仙裾:神仙的衣裳。
  • 佇曳:站立,停畱。
  • 禦爐:皇帝的香爐。

繙譯

朝廷光煇燦爛,文運昌盛,你手持符節,今日告別白玉堂。 嵩山與少室山風雲變幻,洛陽的洛水和瀍水草木也閃耀著光煇。 新任官職嘗試儒家文化的傚用,舊日同僚都推崇你的歷史學專長。 你本是道教神仙麪前的官員,仙衣飄飄,即將站在皇帝的香爐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官員被派往河南提學的情景。詩中,“法垣華耀吐文昌”一句,既展現了朝廷的煇煌,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文學才華。後文通過對嵩山、洛水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觀的壯麗來象征主人公的仕途前景。結尾処,以道教神仙和皇帝香爐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的高貴身份和即將到來的榮耀。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主人公前程的美好祝願。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