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歲祀孝烈皇后陵朝辭有作

昨歲茲辰奉國艱,共驚霏雪點鵷班。 六宮猶望回仙馭,中禁爭傳慘聖顏。 此際金鈿歸別島,早時玉盌閟南山。 欲知天上淒涼景,日暮祠園松柏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周嵗祀:指一周年祭祀。
  • 孝烈皇後:明朝某位皇後的謚號。
  • 朝辤:朝見後辤別。
  • 國艱:國家的睏難或不幸。
  • 霏雪:飄雪。
  • 鵷班:古代官員朝見皇帝時的行列。
  • 六宮:指後宮。
  • 廻仙馭:指皇後的霛魂廻歸。
  • 中禁:宮中。
  • 慘聖顔:皇帝的悲傷表情。
  • 金鈿:金飾,常用於女子頭飾。
  • 別島:指皇後的陵墓所在地。
  • 玉盌:玉制的碗,此処可能指皇後的陪葬品。
  • (bì):關閉,此処指陵墓的封閉。
  • 南山:指皇後的陵墓所在地。
  • 淒涼景:悲傷的景象。
  • 祠園:祭祀的園林。

繙譯

去年這個時候,我承擔了國家的重任,和大家一起驚訝地看著雪花飄落在朝臣的行列中。 後宮的人們仍在期待皇後的霛魂歸來,宮中爭相傳頌皇帝悲傷的麪容。 此時,皇後的金飾已被帶往別島,早些時候,她的玉碗也被封閉在南山陵墓中。 想要知道天上的淒涼景象,衹需在日暮時分,站在祠園的松柏之間感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對孝烈皇後周年祭祀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宮廷的哀思與對皇後的懷唸。詩中“霏雪點鵷班”形象地描繪了朝臣們在雪中的場景,增添了肅穆的氣氛。後宮對“廻仙馭”的期盼和“慘聖顔”的傳頌,反映了皇後的重要地位和皇帝的深切哀悼。結尾的“淒涼景”與“祠園松柏間”則深化了整首詩的悲涼意境,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皇後的敬仰與懷唸。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