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雲峯:山峯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作者虛構或指代某座山峯。
- 閭(lǘ):古代二十五家爲一閭,此處指村落或居所。
- 幽人:隱士。
- 違禁闥(tà):違,避開;禁闥,宮禁之中,指朝廷。
- 樵漁:樵夫和漁夫,泛指隱居生活。
- 吳國先賢傳:指記載吳國先賢事蹟的傳記。
- 西京太史書:西京,指長安;太史書,指史書,可能特指《史記》。
- 綈囊(tí náng):用綈布製成的囊,古代用來裝書或文件。
- 諫草:諫言的草稿。
- 臺郎:指中央官署的郎官。
- 封事:密封的奏章。
- 公車:古代官署名,負責接待上書及徵召等事宜。
翻譯
紫雲峯下的石頭村落,我仍能想象那位隱士舊時的居所。 他避開世俗,青春年華時遠離了朝廷,晚年則移居山野,寄身於樵夫漁夫之間。 他的名聲被載入吳國的先賢傳記,親手校對過長安的太史公所著的史書。 如今,他的綈囊中還留有諫言的草稿,而臺郎的密封奏章也堆滿了公車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軌跡和精神風貌。通過「紫雲峯下」、「幽人舊隱居」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隱逸氛圍。詩中「避俗青春違禁闥,移家白首寄樵漁」一句,既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疏離,又展現了他對隱居生活的執着與嚮往。後兩句則通過「吳國先賢傳」和「西京太史書」的典故,彰顯了隱士的學識與名望,而「綈囊餘諫草,臺郎封事滿公車」則暗示了他雖隱居山林,卻仍心繫國家大事,不忘諫言的責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士高潔品格的讚美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