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鈍齋年兄下第

十載相看薊北遊,花前又欲起離憂。 黃金色冷空留駿,白石歌殘自飯牛。 驛路曉星看佩劍,海門煙雨系漁舟。 青藜何日還相照,劉向談經鬢欲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載:十年。
  • 相看:相互看着,這裏指相互陪伴。
  • 薊北: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花前:花下,指美好的場景。
  • 離憂:離別的憂愁。
  • 黃金色冷:比喻才華被忽視,如同黃金失去了光澤。
  • 白石歌殘:指古代隱士白石先生的歌,這裏比喻隱居生活。
  • 自飯牛:自己喂牛,指隱居自給自足的生活。
  • 驛路:古代的官道。
  • 曉星:黎明時的星星。
  • 佩劍:佩戴的劍,象徵武士或官員的身份。
  • 海門:海邊的大門,這裏指海邊。
  • 煙雨:濛濛細雨。
  • 漁舟:漁民的小船。
  • 青藜:古代照明用的藜火,這裏比喻學問的光輝。
  • 劉向: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這裏借指劉鈍齋。
  • 談經:討論經典,指學術研究。
  • 鬢欲秋:鬢髮將白,比喻年紀漸老。

翻譯

十年相伴在薊北遊歷,如今花下又要面對離別的憂愁。 才華如同冷卻的黃金,無人賞識,只能自唱白石歌,隱居喂牛。 清晨在驛路上,看着星光下的佩劍,海邊的煙雨中,繫着漁舟。 何時才能再次照亮學問的光輝,劉向般的談經,鬢髮已漸顯秋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劉鈍齋下第(落榜)的同情與不捨。詩中通過「黃金色冷」、「白石歌殘」等意象,描繪了劉鈍齋才華被埋沒的無奈與隱居生活的孤寂。同時,「驛路曉星」、「海門煙雨」等景象,增添了離別的淒涼與對未來的迷茫。最後,詩人以「青藜」、「劉向談經」自喻,表達了對學問的執着與對友人未來的期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理想的追求。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