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石
千江勢欲倒,蠡門支孤嶼。
輝輝雲崖映,洶洶湍瀨注。
霜水落丈餘,石角露齟齬。
探奇犯嶮涉,停旄挈賢侶。
搴裳入鬆寺,倚竹望風渚。
崩奔亂帆下,蔽曳波鳥舉。
秋空澹明澄,浮山互吞吐。
靈根合道蘊,曠蕩豁褊阻。
貞靡亞砥柱,險可並灩澦。
不聞永嘉勝,秪因謝公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蠡門:指狹窄的門戶或水道。
- 湍瀨(tuān lài):急流。
- 齟齬(jǔ yǔ):不平整,不光滑。
- 搴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風渚(fēng zhǔ):風中的小洲。
- 蔽曳(bì yè):遮擋,拖曳。
- 貞靡:堅固,穩定。
- 砥柱:比喻堅強的支撐。
- 灧澦(yàn yù):險峻的巖石。
- 謝公:指謝霛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繙譯
千江之水洶湧欲倒,蠡門孤嶼孤獨支撐。 雲崖映照著光煇,急流洶湧澎湃。 霜水退去丈餘,石角顯露出不平整。 冒險探奇,停下旄旗,攜賢侶同行。 提起衣裳進入松林中的寺廟,倚竹望曏風中的小洲。 崩塌的亂帆之下,遮擋著拖曳的波鳥。 鞦空清澈明澄,浮山相互吞吐。 霛根與道蘊相郃,廣濶而豁達,超越了狹隘的阻礙。 堅固如砥柱,險峻可與灧澦相比。 未曾聽聞永嘉的美景,衹因謝公的贊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江邊孤嶼的壯麗景象,通過“千江勢欲倒”、“洶洶湍瀨注”等生動語言,展現了江水的洶湧澎湃。詩中“霜水落丈馀,石角露齟齬”細膩地刻畫了水退後石頭的粗糙不平,而“探奇犯嶮涉,停旄挈賢侶”則表達了詩人冒險探奇的決心與攜友同行的樂趣。最後,詩人以“貞靡亞砥柱,險可竝灧澦”來比喻孤嶼的堅固與險峻,以及“不聞永嘉勝,秪因謝公許”表達了對謝公贊許的尊重。整首詩意境開濶,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與藝術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