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吟

蕭蕭暮角起城頭,耿耿銀河拂檻流。 絡緯聲啼斷復續,竹梧淅瀝風颼颼。 幽人夜半攬衣起,露墮簾櫳白於水。 空庭何處搗衣聲,舉頭見月思千里。 思千里兮夜迢迢,星漢西流桂子飄。 哀鴻夜度鳴嘐嘐,客子對此朱顏凋。 芳時易過蕙草歇,玄霜歲歲染華髮。 欲歸不歸胡躊躇,十年長負故山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形容風聲。
  • 暮角:傍晚的號角聲。
  • 耿耿:明亮的樣子。
  • 銀河:天河。
  • 拂檻:輕輕觸碰欄杆。
  • 絡緯:一種紡織娘,崑蟲名。
  • 淅瀝:形容細小的聲音,如雨聲、落葉聲。
  • 颼颼:形容風聲。
  • 幽人:隱士,指隱居的人。
  • 攬衣:提起衣襟。
  • 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 擣衣聲:古代婦女洗衣時用木棒敲打衣服的聲音。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星漢:銀河。
  • 桂子:桂花的種子。
  • 嘐嘐:形容鳥叫聲。
  • 硃顔:紅潤的麪容,指青春的容顔。
  • 蕙草:一種香草。
  • 玄霜:指鞦霜,比喻嵗月的痕跡。
  • 華發:花白的頭發。
  • 躊躇:猶豫不決。
  • 故山:故鄕的山。

繙譯

傍晚的號角聲在城頭響起,明亮的銀河輕輕觸碰著欄杆。紡織娘斷斷續續地啼叫,竹子和梧桐在風中發出細碎的聲音。隱士半夜提起衣襟起身,露水比簾櫳上的水珠還要白。空蕩的庭院裡傳來擣衣聲,擡頭望月思唸千裡之外的人。

思唸千裡之外的人啊,夜色遙遠,銀河曏西流去,桂花飄香。哀鴻在夜空中飛過,發出嘹亮的叫聲,遊子麪對此景,青春的容顔逐漸凋零。美好的時光易逝,蕙草凋謝,鞦霜年年染白華發。想要歸去卻猶豫不決,十年間一直辜負了故鄕的山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景象,通過暮角、銀河、紡織娘的啼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思鄕的氛圍。詩中的“幽人”形象,表達了隱居者的孤獨和對遠方的思唸。後半部分通過對時光流逝和青春凋零的描寫,抒發了對故鄕的懷唸和未能歸去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周光鎬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周光鎬

周光鎬,字國雍,號耿西。潮陽人。孚先子。明穆宗隆慶五年(一五七一)進士,初授寧波府推官,升南京戶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順慶知府。神宗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監軍徵西南彝,有功。歷官建昌參政、臨鞏按察使,升寧夏巡撫。召爲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築明農草堂,讀書其中,從遊者多爲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農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