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太僕儲公見贈

淮海先生海鶴姿,年來何事鬢成絲。 安危異日須公等,文雅於今是我師。 縱有孫陽難遇馬,誰言安石但能棋。 桂枝偃蹇空山裏,旅病逢春故國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á):答。
  • 太僕儲公:指太僕寺的儲公。太僕寺是古代官署名,掌管皇帝的車馬和畜牧事務。
  • 淮海先生:對某位先生的尊稱,可能指來自淮海地區的學者或官員。
  • 海鶴姿:形容人的風度高雅,如海鶴般超凡脫俗。
  • 鬢成絲:形容頭髮花白,顯老態。
  • 文雅:指文采和禮儀。
  • 孫陽: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這裏比喻識才之人。
  • 遇馬:指遇到好馬,比喻遇到賢才。
  • 安石:指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謝安,這裏比喻有才能的人。
  • 偃蹇(yǎn jiǎn):形容樹木枝條彎曲,這裏比喻人才被埋沒。
  • 旅病:旅途中的疾病。
  • 故國思:對故鄉的思念。

翻譯

淮海先生,您如海鶴般的風姿,爲何近年來鬢髮已成絲? 國家的安危未來還需依靠您這樣的賢才,您的文雅已是我學習的榜樣。 即使有孫陽那樣的相馬專家,也難以遇到千里馬,誰說謝安只會下棋? 桂樹枝條彎曲,空留山中,我這旅途中生病的人,在春天裏更加思念故鄉。

賞析

這首詩是李夢陽對太僕寺儲公的答謝之作,表達了對儲公的尊敬和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淮海先生海鶴姿」一句,既讚美了儲公的高雅風度,又暗含對其年事已高的關切。後文通過對「孫陽」、「安石」的比喻,表達了對儲公才能的認可和對人才難得的感慨。結尾的「桂枝偃蹇空山裏,旅病逢春故國思」則抒發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對故鄉的深切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