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馬跡山

· 文鑑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縹緲間。 常說使君千里馬,至今龍跡尚堪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瀛洲(yíng zhōu):傳說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沃洲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風景秀麗的山。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 使君:古代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 龍跡:傳說中龍的足跡,這裡比喻馬跡山的神秘和歷史悠久。

繙譯

在瀛洲西望,可見沃洲山, 山影映在平湖之中,若隱若現。 常聽說使君的千裡馬, 至今,那神秘的龍跡依舊值得攀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畫麪,通過“瀛洲”、“沃洲山”和“平湖縹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中“常說使君千裡馬,至今龍跡尚堪攀”不僅贊美了馬跡山的神秘和歷史,也表達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曏往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限的遐想。

文鑑

武宗會昌間蘇州僧。會昌二年(842)建經幢於吳縣洞庭包山。事蹟見《金石萃編》卷六七。《全唐詩》存詩1首。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