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途客舍

· 郭奎
姑孰溪邊獨倚樓,江城二月似深秋。 孤雲無處求親舍,先隴何人祀首丘。 花落始知寒食過,雁歸渾是夕陽愁。 故山應有王孫怨,春草悽悽沒盡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當途:在旅途中。
  • 姑孰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江城:指江邊的城市。
  • 深秋:晚秋,秋季的末期。
  • 孤雲:比喻孤身一人。
  • 親舍:親人的住所。
  • 先隴:祖先的墳墓。
  • 祀首丘:祭祀祖先的墳墓。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習俗,稱爲寒食節。
  • 王孫怨:指遊子的哀怨。
  • 春草悽悽:形容春草茂盛,但帶有淒涼之意。

翻譯

在旅途中,我獨自倚靠在姑孰溪邊的樓上,江城的二月卻像是深秋一般。 孤身一人無處尋找親人的住所,祖先的墳墓又有誰來祭祀呢? 花兒落了才知道寒食節已過,雁羣歸來時正是夕陽西下,帶來無盡的憂愁。 故鄉的山中,遊子們一定滿懷哀怨,春草茂盛卻顯得淒涼,沒有盡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鄉之情。詩中,「姑孰溪邊獨倚樓」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孤獨的身影和寂寥的心境。江城二月的深秋之感,更是加深了這種孤獨和淒涼。詩中通過對孤雲、親舍、先隴的描繪,表達了對親人和故鄉的深切思念。而花落、雁歸、夕陽等意象,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映襯詩人的內心情感。最後,「故山應有王孫怨,春草悽悽沒盡頭」則抒發了對故鄉的無限眷戀和哀怨,春草的悽悽更是象徵了詩人心中無盡的愁思。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悽美,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

郭奎

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字子章。元末從餘闕治經,闕屢稱之。朱元璋起江淮,奎歸之,從事幕府。朱文正爲大督開府南昌,命奎參其軍事。後文正未得封賞,態度失常,得罪太祖,奎連累坐誅。有《望雲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