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姑詩
貞木非兔絲,根抱不相離。
寧爲獨棲燕,視此屋間兒。
豈不念偕飛,此兒不可攜。
婦道貴從人,一去志願乖。
東家嫂自由,門內我當支。
將身代嫂守,將心報父母。
生男幸抱孫,生女拌人婦。
蒼天不可知,孫大經女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貞木:堅貞的樹木。
- 兔絲:一種寄生植物,比喻依賴他人。
- 獨棲燕:獨自棲息的燕子,比喻孤獨無依。
- 屋間兒:家中的人,這裡指家中的孩子。
- 偕飛:一起飛翔,比喻一起生活。
- 從人:順從丈夫。
- 乖:違背。
- 東家嫂:東家的嫂子,即丈夫的嫂子。
- 門內:家中。
- 拌:同“伴”,陪伴。
- 蒼天:天空,這裡指命運。
- 經女手:經過女子的手,這裡指由女子撫養。
繙譯
堅貞的樹木竝非兔絲,它們的根緊緊相抱,永不分離。甯願做一衹孤獨棲息的燕子,也要守護這個家中的孩子。難道不想與他一起飛翔嗎?但這孩子不能帶走。作爲婦人,重要的是順從丈夫,一旦離開,我的願望就會違背。東家的嫂子可以自由行動,而我必須支撐這個家。我願意代替嫂子守護這個家,用我的心廻報父母。生男孩的話,希望他能抱孫子;生女孩的話,就讓她陪伴別人家的婦人。命運難以預料,孫子的成長將由女子來撫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堅貞的樹木和孤獨的燕子等意象,表達了女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和犧牲精神。詩中,“貞木非兔絲”一句,既贊美了堅貞不渝的品質,又暗示了女子對家庭的堅守。而“獨棲燕”則形象地描繪了女子的孤獨與無奈。後文通過對比東家嫂的自由和自己的責任,進一步突出了女子的犧牲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女子的高尚情操和家庭觀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