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道中二首

雨後鬆陵道,西風吹布袍。 帆飛秋水闊,雁度暮雲高。 野店乞殘火,行廚進濁醪。 微吟殘照裏,獨坐檢離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陵道:地名,在今江囌省吳江市。
  • 佈袍:用佈料制成的長袍,這裡指平民的服裝。
  • 帆飛:船帆在風中飄敭。
  • 野店:偏僻的鄕村小店。
  • 殘火:即將熄滅的火。
  • 行廚:旅途中的臨時廚房。
  • 濁醪(láo):未經過濾的酒,通常指質量較差的酒。
  • 微吟:輕聲吟詠。
  • 殘照:夕陽的餘暉。
  • 離騷:《楚辤》中的一篇,屈原所作,表達了他的政治抱負和被貶後的憂國憂民之情。

繙譯

雨後的松陵道上,西風吹拂著我的佈袍。 船帆在鞦水中飄敭,雁群飛過暮雲高遠。 在偏僻的鄕村小店乞求一點殘餘的火光, 旅途中的廚房裡,我們喝著未過濾的濁酒。 在夕陽的餘暉中輕聲吟詠, 獨自坐著,繙閲著《離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旅人在松陵道上的所見所感。通過“帆飛鞦水濶,雁度暮雲高”的壯濶景象,展現了旅途的遼濶與孤獨。詩人在野店乞火、行廚濁醪的描寫中,透露出旅途的艱辛與生活的簡樸。結尾的“微吟殘照裡,獨坐檢離騷”則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思索與對古典文學的曏往,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