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浯溪讀磨崖碑
祿兒搆難陷兩京,乘輿西幸九廟驚。
河東二十四列郡,曾無一人如杲卿。
汾陽淮南信英傑,義旗指揮僭僞平。
東宮即位在靈武,乾坤再造海宇清。
二聖重歡意方洽,兩宮流言籲忍聽。
元子文章嚴且簡,太師筆勢縱復橫。
我時泊舟斷崖下,尋讀石刻半滅明。
摩挲不盡千古意,東風吹雨天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祿兒:指安祿山,唐朝末年叛亂領袖。
- 搆難:製造困難,引發災難。
- 陷兩京:指安祿山攻陷唐朝的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
- 乘輿:皇帝的車駕,代指皇帝。
- 九廟:指皇家的宗廟,泛指國家的宗廟。
- 杲卿:指唐朝名將李光弼,字杲卿。
- 汾陽:指唐朝名將郭子儀,封汾陽郡王。
- 淮南:指唐朝名將李光弼,因曾在淮南地區作戰而得名。
- 義旗:指反抗叛軍的正義旗幟。
- 僭僞:指叛亂者自立爲王的行爲。
- 東宮:指太子,這裏指唐肅宗李亨。
- 靈武:地名,唐肅宗在此即位。
- 乾坤再造:比喻國家重新恢復秩序。
- 海宇清:指國家安定,海內外平靜。
- 二聖:指唐玄宗和唐肅宗。
- 重歡:再次和睦。
- 兩宮:指唐玄宗和唐肅宗的宮廷。
- 元子:指唐肅宗。
- 太師:指郭子儀,後封爲太師。
- 摩挲:輕輕地撫摸。
- 冥冥:形容天空陰沉。
翻譯
安祿山引發災難,攻陷了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皇帝被迫西逃,國家的宗廟都感到震驚。河東二十四郡中,竟無一人能像李光弼那樣抵抗。郭子儀和李光弼是英勇的將領,他們舉起義旗,指揮平定了叛亂。太子在靈武即位,國家重新恢復秩序,海內外平靜。唐玄宗和唐肅宗再次和睦,但兩宮之間的流言令人難以忍受。唐肅宗的文章嚴謹簡潔,郭子儀的書法氣勢縱橫。我那時停船在斷崖下,尋找並閱讀石刻,但字跡已模糊不清。我輕輕撫摸着石刻,感受着千古的意境,東風吹來,天空陰沉,下起了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安史之亂時期的歷史背景,通過對比安祿山的叛亂和郭子儀、李光弼的英勇抵抗,展現了國家的動盪與英雄的崛起。詩中,「祿兒搆難陷兩京」與「汾陽淮南信英傑」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叛亂的破壞和正義的力量。後文通過「乾坤再造海宇清」表達了對國家復興的期盼。最後,詩人以個人視角,通過「尋讀石刻半滅明」和「摩挲不盡千古意」表達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英雄的緬懷,東風吹雨的景象增添了詩的悲壯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