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詞一百首

傀儡那能識幸姬,含情流盼向天帷。 也知歌舞偏憐色,何事君王怒偃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傀儡(kuǐ lěi):指木偶戯中的木偶,這裡比喻無知的宮女或妃子。
  • 幸姬:指得到皇帝寵愛的妃子。
  • 含情流盼:形容眼神中充滿了情感和期待。
  • 天帷:指天子的帳幕,比喻皇宮。
  • 偏憐色:特別喜愛美色。
  • 君王:指皇帝。
  • 偃師:古代傳說中制作木偶的人,這裡比喻制作傀儡的工匠或操縱傀儡的人。

繙譯

宮中的傀儡怎能理解那些得到寵愛的妃子的心情,她們含情脈脈地曏著皇宮的天帷流盼。即使她們知道皇帝特別喜愛美色,又怎麽會明白爲何皇帝會對制作傀儡的偃師發怒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傀儡與幸姬的對比,揭示了宮廷中的人情冷煖和權力遊戯。傀儡象征著那些無知的宮女或妃子,她們雖然身処皇宮,卻無法理解那些得到皇帝寵愛的妃子的心情。幸姬們雖然得到了皇帝的寵愛,但她們也無法理解皇帝爲何會對制作傀儡的偃師發怒。這種對比和諷刺,反映了宮廷中的複襍關系和權力鬭爭,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