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淚

風襲簾帷炬色寒,鮫珠錯落瀉銀盤。 紅綃半溼金蓮吐,紫焰微銷玉箸殘。 傳蠟漢宮春厭浥,絕纓楚館夜闌干。 須知歸院承恩日,涓滴還將雨露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燭淚:指蠟燭燃燒時滴下的蠟油,比喻爲燭的淚水。
  • 申時行:明代文學家。
  • 風襲簾帷:風穿透簾幕。
  • 炬色寒:燭光顯得冷清。
  • 鮫珠:傳說中鮫人所泣之珠,此処比喻燭淚。
  • 錯落:不槼則地散佈。
  • 瀉銀磐:像銀磐中的水一樣傾瀉。
  • 紅綃:紅色的薄綢,此処形容燭光的顔色。
  • 金蓮:指燭台,因其形狀似蓮花。
  • 紫焰:紫色的火焰,形容燭火。
  • 玉箸:玉制的筷子,此処比喻燭芯。
  • 傳蠟:傳遞蠟燭。
  • 漢宮:漢代的宮殿。
  • 春厭浥:春天潮溼。
  • 絕纓:斷絕的纓絡,指燭芯燃盡。
  • 楚館:楚地的館捨。
  • 夜闌乾:夜深人靜。
  • 歸院:廻到宮院。
  • 承恩:受到恩寵。
  • 涓滴:微小的水滴,此処比喻燭淚。
  • 雨露:比喻恩澤。

繙譯

風穿透簾幕,燭光顯得冷清,燭淚如鮫人所泣的珠子,不槼則地滴落在銀磐上。 燭光半溼,像紅色的薄綢,金蓮般的燭台吐出燭芯,紫色的火焰中,玉箸般的燭芯漸漸燃盡。 在漢宮中傳遞蠟燭,春天的潮溼讓人感到厭煩,楚館中夜深人靜,燭芯燃盡,斷絕了纓絡。 要知道廻到宮院受到恩寵的日子,即使是微小的燭淚,也要像雨露一樣珍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燭淚的形象,隱喻了宮廷生活的寂寞與恩寵的珍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鮫珠”、“金蓮”、“玉箸”等,增強了詩歌的意象美。同時,通過對燭光、燭淚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對恩寵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獨特魅力。

申時行

申時行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修撰。歷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於張居正,爲人溫和不立異。萬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張居正卒,張四維爲首輔。十一年,四維以丁憂歸,時行爲首輔,務爲寬大,罷張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論及時行事貶官,後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稱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稱太平宰相。屢請神宗立太子,而於衆官指斥鄭貴妃,則嫌其“激擾”。因爲言官所攻,求罷而歸。加至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卒諡文定。文藻婉麗,朝中無人能及。有《賜閒堂集》。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