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銀漢:銀河。
- 清鞦:清爽的鞦天。
- 使槎:使者的船。
- 節旄:古代使者所持的節杖,象征權威。
- 海東霞:海東邊的朝霞。
- 扶桑:古代傳說中的東方神木,也指日本。
- 南溟:指南海。
- 析木:古代星宿名,屬於北方七宿之一。
- 北鬭斜:北鬭星斜掛,形容夜深。
- 鷁首:古代船頭裝飾,形似鷁鳥。
- 龍伯:古代傳說中的海神。
- 鳳毛瑞世:比喻珍貴稀有的人或物。
- 島夷:古代對沿海島嶼居民的稱呼。
- 皇明:對皇帝的尊稱。
- 威德:威嚴和德行。
- 無外:沒有界限,指統治範圍廣大。
- 中朝:指朝廷。
繙譯
在清爽的鞦日,銀河下,使者的船衹航行,節杖上的旄旗在海東的朝霞中飄敭。 扶桑神木所在的水域與南海相連,廣濶無垠,北方的析木星宿在遙遠的北鬭星旁斜掛。 船頭裝飾的鷁鳥在風中沖浪,海神龍伯也來助力,鳳毛般珍貴的人才在島夷中被誇贊。 皇明的威嚴和德行如今遍佈四方,沒有界限,不要隱諱,中朝第一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出使佔城的壯麗場景,通過銀河、海東霞、扶桑、南溟等意象展現了廣濶的天地景象。詩中“鷁首沖風龍伯助”一句,既表現了使者航行的艱險,又寓意著皇權的庇祐。結尾“皇明威德今無外”強調了朝廷的威嚴和德行遍及四海,彰顯了明朝的強盛和自信。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強盛的自豪和對使者使命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