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竊鉤者誅,竊國者王。
仁義資亂,道豈不臧。
代秦者呂,襲楚者黃。
巍巍國君,大盜在傍。
謂尺何短,謂寸則長。
此不可度,彼胡可量。
獸殪罟裂,鳥盡弓藏。
智勇既殫,軀乃見殃。
讒巧爲忠,直夫稱狂。
出門異趨,譭譽何常。
樂不可極,憂來無方。
遊心沖虛,以保壽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竊鉤者誅,竊國者王:偷竊小物的人被處死,而篡奪國家權力的人卻成爲君王。
- 仁義資亂:仁義被用來作爲混亂的工具。
- 代秦者呂,襲楚者黃:指呂不韋取代秦國,黃歇(春申君)影響楚國。
- 巍巍國君,大盜在傍:高大的國君旁邊,卻有大盜。
- 謂尺何短,謂寸則長:尺子說短,寸則顯得長。比喻事物的相對性。
- 獸殪罟裂,鳥盡弓藏:野獸被網捕殺,鳥兒飛盡後弓箭被收藏。比喻功成身退。
- 智勇既殫,軀乃見殃:智勇耗盡後,身體就會遭受災禍。
- 讒巧爲忠,直夫稱狂:讒言巧妙被當作忠誠,正直的人被稱作狂妄。
- 出門異趨,譭譽何常:出門後各自行走不同的路,譭譽無常。
- 樂不可極,憂來無方:快樂不可過度,憂愁來時無定處。
- 遊心沖虛,以保壽康:心靈遊於虛無之中,以保持長壽和健康。
翻譯
偷竊小物的人被處死,而篡奪國家權力的人卻成爲君王。仁義被用來作爲混亂的工具,這樣的道義難道不是錯誤的嗎?呂不韋取代了秦國,黃歇影響了楚國。高大的國君旁邊,卻有大盜。尺子說短,寸則顯得長,這是不可測量的,那又怎能衡量呢?野獸被網捕殺,鳥兒飛盡後弓箭被收藏。智勇耗盡後,身體就會遭受災禍。讒言巧妙被當作忠誠,正直的人被稱作狂妄。出門後各自行走不同的路,譭譽無常。快樂不可過度,憂愁來時無定處。心靈遊於虛無之中,以保持長壽和健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竊鉤者」與「竊國者」的命運,揭示了權力與道德的複雜關係。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對比,如「獸殪罟裂,鳥盡弓藏」等,形象地表達了功成身退的智慧和人生的無常。最後,詩人提倡心靈的超脫與寧靜,以達到長壽和健康的境界,體現了道家思想的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個人修養的獨到見解。
王廷陳
明湖廣黃岡人,字稚欽,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樹呼叫,館師無如之何。正德十二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因疏諫武宗南巡,罰跪受杖。時已授給事中,乃出爲裕州知州。失職怨望,爲上官所劾,罷歸鄉里。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爲樂。達官貴人來家,蓬髮跣足延見。時衣紅紵窄衫,騎牛跨馬,嘯歌田野間。詩婉麗多風,文長於尺牘。有《夢澤集》。
► 642篇诗文
王廷陳的其他作品
- 《 登武昌西山絶頂二首 其二 》 —— [ 明 ] 王廷陳
- 《 江上言懐四首 其二 》 —— [ 明 ] 王廷陳
- 《 江上言懐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廷陳
- 《 暮春偕二三子登定惠院亭 》 —— [ 明 ] 王廷陳
- 《 聞恩詔有感四首 其二 》 —— [ 明 ] 王廷陳
- 《 道中憩廢寺三首 其三 》 —— [ 明 ] 王廷陳
- 《 夜坐 》 —— [ 明 ] 王廷陳
- 《 訪童内方太史于漢口舟中即席投贈二首 其二 》 —— [ 明 ] 王廷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