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五首

磁石引鐵金不連,餌可得魚龍不吞。蠟戟雖妍不可刺,明珠雖貴不可餐。 水中之車,何殊陸地之船?玉卮無當不以注,白刃倒持安用銛? 手中雖有丈八矛,試之井底難迴旋。輕輿駕良駟,途窮日暮安能前? 丈夫雖有磊落才,生不逢時終蒿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磁石:磁鉄。
  • :魚餌。
  • 蠟戟:塗有蠟的戟,比喻華而不實的東西。
  • :美麗。
  • 玉卮無儅:玉制的酒器沒有底,比喻無用之物。
  • :鋒利。
  • 蒿萊:襍草,比喻平凡無用。

繙譯

磁鉄能吸引鉄,但金屬卻不受其影響;魚餌能吸引魚,但龍卻不會吞食。塗有蠟的戟雖然美麗,卻不能用來刺擊;明珠雖然珍貴,卻不能作爲食物。

水中的車,與陸地上的船有何不同?玉制的酒器如果沒有底,就不能用來倒酒;白刃如果倒持,又怎能發揮其鋒利?

手中雖然握有丈八長的矛,但在井底卻難以施展。輕便的車駕著良馬,到了日暮途窮之時,又怎能繼續前行?

大丈夫雖然擁有磊落的才華,但生不逢時,終究衹能像襍草一樣平凡無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時運不濟、才華無用武之地的感慨。詩中“磁石引鉄”、“餌可得魚”等意象,巧妙地揭示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而“玉卮無儅”、“白刃倒持”則進一步以物喻人,抒發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與悲憤。結尾的“丈夫雖有磊落才,生不逢時終蒿萊”更是直抒胸臆,道出了無數懷才不遇者的心聲。

王廷陳

明湖廣黃岡人,字稚欽,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樹呼叫,館師無如之何。正德十二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因疏諫武宗南巡,罰跪受杖。時已授給事中,乃出爲裕州知州。失職怨望,爲上官所劾,罷歸鄉里。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爲樂。達官貴人來家,蓬髮跣足延見。時衣紅紵窄衫,騎牛跨馬,嘯歌田野間。詩婉麗多風,文長於尺牘。有《夢澤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