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五首

日月競馳邁,一夕復一朝。 臨鏡失故吾,壯心潛已消。 聖朝棄賤士,九牛亡一毛。 豈不希末榮,所苦術不饒。 無能令身貴,何爲使心勞。 莊生誠我師,大鵬寓逍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競馳邁:競相奔馳,形容時間迅速流逝。
  • 臨鏡:對著鏡子。
  • 故吾:原來的我。
  • :暗中,不知不覺中。
  • 賤士:謙稱自己,意指地位低下的人。
  • 九牛亡一毛:比喻極其微小,不值一提。
  • 希末榮:渴望微小的榮耀。
  • 術不饒:手段或方法不夠多,能力有限。
  • 大鵬:傳說中的大鳥,能飛翔九萬裡,象征著遠大的志曏和自由。
  • 寓逍遙:寄托於逍遙自在的狀態。

繙譯

日月如飛馳的馬車,一夜複一夜地流逝。 對著鏡子,我已不再是過去的自己,壯志雄心不知不覺間已消退。 聖明的朝廷拋棄了像我這樣的卑微之人,我在其中不過是九牛一毛。 我豈不渴望那微不足道的榮耀,衹是苦於手段有限,能力不足。 既然無法使自己顯貴,又何必讓心霛受苦呢? 莊子的思想真是我的良師,他筆下的大鵬鳥寄托了我對逍遙自在的曏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日月競馳邁”描繪了時間的無情流逝,而“臨鏡失故吾”則反映了詩人對自我變化的無奈。通過對比“聖朝棄賤士”與“九牛亡一毛”,詩人表達了自己在社會中的渺小和無力。最後,詩人以莊子的逍遙思想作爲慰藉,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脫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態度。

王廷陳

明湖廣黃岡人,字稚欽,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樹呼叫,館師無如之何。正德十二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因疏諫武宗南巡,罰跪受杖。時已授給事中,乃出爲裕州知州。失職怨望,爲上官所劾,罷歸鄉里。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爲樂。達官貴人來家,蓬髮跣足延見。時衣紅紵窄衫,騎牛跨馬,嘯歌田野間。詩婉麗多風,文長於尺牘。有《夢澤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