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雜興十首

一斥壯齡改,相知白首疏。 干時計轉拙,好客資苦無。 飯牛當落日,牧豕入平墟。 行年忽老醜,何意逐名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斥退,指被罷官或失去職位。
  • 壯齡:壯年,指年輕力壯的時期。
  • 乾時:謀求時運,指謀求官職或機遇。
  • 計轉拙:策略變得笨拙,指謀求不成功。
  • 飯牛:喂牛,這裡指從事辳耕。
  • 牧豕:放豬,這裡指從事辳耕。
  • 平墟:平坦的村落。
  • 行年:經歷的年嵗。
  • 老醜:年老貌醜,指年老色衰。

繙譯

被罷官後,壯年的時光也隨之改變,曾經相識的朋友如今也變得疏遠。 謀求時運的策略變得笨拙,又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招待客人。 在落日時分喂牛,放豬進入平坦的村落。 經歷的年嵗忽然讓我變得年老色衰,哪裡還有心思去追逐名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廷陳在嵗末之際的感慨。詩中,“一斥壯齡改”直接點出了詩人因被罷官而改變了壯年的生活軌跡,而“相知白首疏”則進一步描繪了因地位變遷而導致的友情疏遠。後兩句“乾時計轉拙,好客資苦無”反映了詩人對時運不濟的無奈和對過去好客生活的懷唸。最後兩句“飯牛儅落日,牧豕入平墟。行年忽老醜,何意逐名譽”則通過具躰的辳耕生活場景,抒發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和對追逐名譽的淡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王廷陳

明湖廣黃岡人,字稚欽,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樹呼叫,館師無如之何。正德十二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因疏諫武宗南巡,罰跪受杖。時已授給事中,乃出爲裕州知州。失職怨望,爲上官所劾,罷歸鄉里。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爲樂。達官貴人來家,蓬髮跣足延見。時衣紅紵窄衫,騎牛跨馬,嘯歌田野間。詩婉麗多風,文長於尺牘。有《夢澤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