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尺金繩:比喻選拔人才的標準。
- 哲匠:指有才智的學者或政治家。
- 巋然:形容高大獨立的樣子。
- 炤:同“照”,照耀。
- 淵凝:深邃而凝重。
- 風高:風勢強勁。
- 奮擊:奮力沖擊。
- 江河楫:比喻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或手段。
- 天霽:天空放晴。
- 孤懸:單獨懸掛。
- 日月燈:比喻光明和智慧。
- 吏部:古代官署,負責官員的選拔和考核。
- 鬭極:北鬭星,比喻重要的地位或人物。
- 老成:成熟穩重。
- 風節:風骨和氣節。
- 峙:聳立。
- 岡陵:山岡和丘陵,比喻穩固的基礎。
- 東山:指隱居的地方。
- 勉爲:勉強爲之。
- 蒼生:百姓。
- 白社:指隱居的地方。
- 青鞋:指隱士的服飾。
繙譯
您這位哲匠,擁有選拔人才的玉尺金繩,您的高大形象如同照耀深邃的明燈。 在風勢強勁中,您奮力推動國家的發展,如同駕馭江河的船槳;在天晴之時,您的智慧和光明如同單獨懸掛的日月燈。 您在吏部的工作,如同北鬭星般重要,您成熟穩重的風骨和氣節,如同山岡和丘陵般穩固。 盡琯您隱居東山,但爲了天下蒼生,您還是勉爲其難地出山了,而隱居的白社和青鞋,又怎能成爲您的歸宿呢?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範質公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詩中,“玉尺金繩”和“哲匠”突出了範質公選拔人才的能力和智慧,“巋然”和“炤淵凝”則形容了他的高大形象和深邃思想。後幾句通過比喻和誇張,進一步強調了範質公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他的風骨氣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範質公爲蒼生出山的敬珮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他不應滿足於隱居生活,而應繼續爲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