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玉水記方流詩 [ ] 楊萬里

觀水那無術,曾於往記求。 是間還韞玉,其外必方流。 縝慄淵潛久,英華氣上浮。 清波皆中矩,寶祲直橫秋。 金海芒相貫,璿源折以幽。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爲胡後山提幹詠南麓古鬆 [ ] 舒嶽祥

志在千尋上,根蟠十里間。 不除當路樹,爲作對門山。 田近龍常見,枝低鶻可攀。 向來戎馬入,世故涉艱難。

秋田篇 [ ] 林大欽

新苗今復綠,白水明田疇。 相對鬆筠長,時忘歲運周。 金風吹巾衣,白雲南山幽。 鄰翁載酒來,檐下就予謀。 一尊齊生死,萬事隨行休。 人生會有適,吾志亦何求。 鳥愛碧山遠,魚遊滄海悠。 縱謔憑遷化,撫己得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 ] 方回

前後赤壁賦,悲歌慘江風。 江山元不改,在公神遊中。 三經及字說,胎禍垂無窮。 想如季常輩,對寤三嘆同。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 其四 [ ] 吳偉業

竹塢花潭過客稀,灌畦纔罷掩松扉。 道人石上支頥久,漁父磯頭欸乃微。 潮沒秋田孤鶩逺,閣含山雨斷虹圍。 亭臯木落黃州夢,江海翩躚一羽衣。

西遊記 · 第八十五回 ·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 ] 吳承恩

話說那國王早朝,文武多官俱執表章啓奏道:“主公,望赦臣等失儀之罪。”國王道:“衆卿禮貌如常,有何失儀?”衆卿道:“主公啊,不知何故,臣等一夜把頭髮都沒了。”國王執了這沒頭髮之表,下龍牀對羣臣道:“果然

避暑山荘三十六景詩 其三十六 水流雲在 [ ] 弘歷

留憇觀雲水,澄渟㑹意悠。 逐章經徧和,五字更從頭。 逰豫無非事,經綸有大猷。 日流日常在,聖意照千秋。

過分水嶺有懷同志 [ ] 朱應登

前嵗南過分水闗,十月天晴花滿山。 今年西度分水嶺,九秋積雪浮寒影。 天時南北有常運,人事蹉跎發深省。 中原日夕狼虎多,游子出門行荷戈。 魯儒摳衣蹈白刃,汴京灑血腥黄河。 東橋作郡夷門裏,南原卧家猶未起

水滸傳 · 第十六回 ·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 ] 施耐庵

《鷓鴣天》: 罡星起義在山東,殺曜縱橫水滸中。可是七星成聚會,卻於四海顯英雄。人似虎,馬如龍,黃泥岡上巧施功。滿馱金貝歸山寨,懊恨中書老相公。 話說當時公孫勝正在閣兒裏對晁蓋說:“這北京生辰綱是不

溪上,寄子受兄弟 [ ] 李憲噩

一絕馳騁志,再經歲月周。 時時出里門,閒閒俯清流。 煙樹含遠翠,好鳥鳴春洲。 歲初始耕作,雨餘變田疇。 節易惻中念,景和感昔遊。 況子隔城闕,何以慰遠愁。

擬古田家詩六首 其五 [ ] 張英

昔愛誦豳風,亦常歌小雅。 桑柘栖雞豚,結廬在中野。 春菑方扶犂,秋禾倐盈把。 野老樂時和,髙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瀉。 擊鼓賽先農,調瑟娯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瀟灑。 風塵久誤人,我豈悠

一叢花 詠白丁香同遠公天石和原白韻 [ ] 陳維崧

一枝低亞晚妝臺,吸露沁蘭胎。 李花柳絮都難似,染梨雲、一色新裁。 白粉牆邊,水明樓上,動竊玉情懷。 累累銀粟費安排,爭趁月中開。 曾經打就心頭結,相看處、脈脈疑猜。 記得重門,和他小摘,此事十年來。

史記 · 七十列傳 · 田叔列傳 [ ] 司馬遷

田叔者,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苗裔也。叔喜劍,學黃老術於樂鉅公所。叔爲人刻廉自喜,喜遊諸公。趙人舉之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所,趙王以爲郎中。數歲,切直廉平,趙王賢之,未及遷。 會陳豨反代,漢七年

遊黃溪記 [ ] 柳宗元

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環永之治百里,北至於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東至於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 黃溪距州治七十里,由東屯

西遊記 · 第三十二回 ·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 ] 吳承恩

話說唐僧復得了孫行者,師徒們一心同體,共詣西方。自寶象國救了公主,承君臣送出城西,說不盡沿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卻又值三春景候,那時節:輕風吹柳綠如絲,佳景最堪題。時催鳥語,暖烘花發,遍地芳菲。海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