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槃姪讀書竹堂寺 [ ] 皇甫汸

不逺違親舍,尋幽就法堂。 夜禪寧避虎,晨誦忽亡羊。 寂滅銷塵想,常明引隙光。 無令竹林賞,春草遂荒凉。

六祖壇經 · 般若 · 第三節 [ ] 慧能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爲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

金剛隨機無盡頌 其一 無得無說分第七 [ ] 釋印肅

菩提無定法,一體常周匝。 箇裏了無言,圓成無縫塔。

法茂上人 [ ] 釋祖欽

野鳥山花能說法,茂林脩竹是參徒。 時常舉一箇心字,覿面當機見也無。 雲埋夜月,冰透玉壺。 明暗雙忘,理事一如,差乎緣木求魚。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 [ ] 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衆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 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

孫常州挽詩 [ ] 戴表元

白髮何人在,青山此老歸。 殉携貧日硯,斂着賜餘衣。 文物鷗興滅,園林鶴是非。 諸公莫惆悵,英爽世間稀。

送西林鏡宗法師示寂三首 其三 [ ] 彭孫貽

蕭洒逃禪地,幽栖物自親。 山禽行藥砌,窗月亂松筠。 聞法諸天集,談空萬品新。 傳衣無上足,若箇厰頭人。

行香子 问修行门户 [ ] 劉志淵

道体平平。 瞽者难行。 觅边徼、执法功精。 贪游异路,昧却前程。 启诸人,高着眼,认无生。 湛湛澄澄,酝酿惺惺。 启天门、地户牢扃。 阳升邃路,高越神京。 过层楼,归空土,结丹成。

六祖傳付偈頌 其二 四祖 [ ] 黃裳

路上相逢即是緣,心知衣法有人傳。 真成浄土含諸種,直到生生始得仙。

維摩詰經 · 弟子品第三 [ ] 釋迦牟尼

我曾經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候佛在毗耶離城的菴羅樹園中,與八千大比丘在一起,還有三萬二千位菩薩。菩薩們都是一切人衆所熟悉的,無論道行,無論智慧都已經成就,並獲得了諸佛如來的威力助持,自身也便成了護法

動靜常一 [ ] 釋清遠

本自未常迷,何勞今日悟。 守住寂寞城,知君還錯悞。 從前諸聖人,元是凡夫做。 豈有別路岐,教人離憂苦。 祇者生死中,即是佛去處。 有人忽踏著,選甚浄穢土。 一向不回頭,喚之亦不顧。 千聖不奈何,何不省

六祖壇經 · 懺悔 · 第一節 [ ] 慧能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衆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

維摩詰所說經 · 囑累品第十四 [ ] 鳩摩羅什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

臨江仙 [ ] 尹志平

參透全真清靜法,何勞相上經求。好於此處覓蹤由。莫生迷執見,休要不回頭。 真性如何能寂滅,真空空外閒搜。其中無慾認真修。隨機常寂定,應物自圓周。

回波乐 其二 [ ] 王梵志

法性大海如如,风吹波浪沟渠。 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 憎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 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