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 機緣 · 第四節 [ 唐] 慧能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峯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
廣寒秋題慈相上人竹林晏坐小照 [ 清] 顧太清
琅玕陰裏,是心清淨,晏坐了無餘說。巖花澗草任風吹,更不許、紛紛饒舌。
西方何處,長安道遠,且向這邊休歇。掃除一切性光圓,本來法、無生無滅。
六祖壇經 · 頓漸 · 第一節 [ 唐] 慧能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衆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 [ 宋] 釋遵式
稽首西方安樂剎,彌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種種修多羅,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凈心,十念念彼無量壽。
臨終夢佛定往生,大寶積經如是說。
五逆地獄衆火現,值善知識發猛心。
十念稱佛即往生,十六觀經如是說
國清曹源爲書名已復說偈雲 [ 宋] 曹勳
非湛非搖,真源常在。
直指性海,總別無礙。
星分月現,光涵法界。
寄語諸方,莫作擬解。
偈頌一百零三首 其六十五 [ 宋] 釋月澗
真正法要,玄極祕密。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偈六十三首 其二十九 [ 宋] 釋道寧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南山靉靆生雲,北山滂沱下雨。
通身是口,阿師比擬。
徒誇唇觜,把定放行。
目前火急便還家,莫認殊鄉爲故里。
官不容鍼,私通車馬。
幸對人天,何妨詰問。
集唐句送表姪呉生鸇自塞下還郡 其一 [ 明] 蘇祐
男児本自重横行,客路常逢漢將營。
年少不應辭苦節,多慙名在魯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