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 [ ] 潘伯脩

大車檻檻出北口,馬垂兩耳牛昂首。 行人莫說牛力強,牛角可垂垂已久。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十二大願 [ ] 釋迦牟尼

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

家訊至知昭兒已就塾 其三 [ ] 全祖望

平生所願學,豈不在昌黎。 獨于訓子詩,不為兒誦之。 遐哉善努力,固窮以為期。

次韻伯業賦詩相迎喜予解秩一首 [ ] 蘇籀

長衾大枕寢將安,猘子成擒路不難。 充類未應於義盡,去官無責本恭寬。 兵戈銷弭非吾力,冠劍疏慵強汝彈。 新歲舉觴嘉善禱,掃清崧潁並憑鞍。

妙法蓮華經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 ] 釋迦牟尼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門人崔今嬰居家事佛而先得觀音大士像以其意乞贊焉爲釋之曰子初事佛而進退作輟未克自信是不可不乞庇於大士事 [ ] 釋函是

如來一大事,而出現於世。 大士輔如來,方便爲廣勵。 衆生深於迷,須以慈相示。 大士如衆母,善惡皆可恃。 有不可對佛,不忍欺大士。 靠之若泰山,罔極終難比。 願與敬禮者,如大士而止。

夔州祀社稷於州之西五里地不盈畝壇宇庳陋垣牆頹圮非所以崇明祀也買地易路築屋增壇命同僚董其事不踰月告成二 [ ] 王十朋

天下通祀惟社稷,次則曰雨曰雷風。 勾龍與棄配土谷,是皆於民有大功。 古夔子國今會府,其於明祀可不崇。 西郊壇宇何太陋,我忝守土責在躬。 廣而新之繄誰力,蓮幕花縣謀僉同。 築垣旁近丹荔圃,闢路下壓黃冠宮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五 [ ] 王守仁

希淵問:“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爲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爲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

舍弟家樞新籍學宮賦此勉之 [ ] 王家枚

廿載寒窗下,而今賦采芹。 進身從此始,修業貴於勤。 大海橫波惡,岐途曲學紛。 願君端志向,振翮上青雲。

次韻西雲長老贈周仲和 [ ] 趙孟頫

江南春水碧扵天,白鳥滄洲興渺然。 刾綉可能如倚市,力田終不佀逢年。 㡬因蓴菜懐張翰,欲把丹砂訪稚川。 才力如君强健在,不妨沽酒醉花前。

每日念佛懺悔發願文 [ ] 釋遵式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 惟願慈悲垂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挽张百熙联 [ ] 陳善

三世论交,其为先大夫力请易名,乃情进乎义; 五洲通聘,或亦我神州车将同轨,而公卒于官。

春秋成字韻 [ ] 彭汝礪

鳳鳥知何處,麟經卒告成。 人人無義戰,歲歲有王正。 秦楚空強力,桓文漫主盟。 是非微旨在,終始願深明。

力外吟 [ ] 邵雍

以少爲多,以無爲有。 力外周旋,不能長久。

費力吟 [ ] 邵雍

事無鉅細,人有得失。 得之小心,失之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