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道林寺四絕亭觀宋杜詩版 [ ] 齊己

宋杜詩題在,風騷到此真。 獨來終日看,一爲拂秋塵。 古石生寒仞,春鬆脫老鱗。 高僧眼根靜,應見客吟神。

唐才子傳 · 宋之問 [ ] 辛文房

之問,字延清,汾州人。上元二年進士。偉貌辯給。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 後游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後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後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後求北門學士,以有齒

題汪水雲詩卷 [ ] 蕭灼

朔風捲雨東南昏,銅仙淚灑辭吳門。 間關萬里踏燕月,埃沙撲面愁人魂。 攜琴早晚隨王母,不似瑤池舊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萬古。 十年歸來兩鬢霜,袖有詩史繼草堂。 西遊蒼梧北太華,筆端傳入古錦囊

宋鳳凰銜書伎辭 [ ] 無名氏

大宋興隆膺靈符。鳳鳥感和銜素書。嘉樂之美通玄虛。 惟新濟濟邁唐虞。巍巍蕩蕩道有餘。

題北宋石經周禮殘本 [ ] 彭元瑞

赤腳仙人下當寧,韓、範、富、歐名世輔。是時海寓久乂安,文治張皇垂掌故。 寫經鐫石立汴都,判者宋祁后王洙。下遴草澤上皇侄,趙、楊、張、謝章暨胡。 一行小篆一行隸,貴以古文存古意。點畫猶講《說文》書,體裁

讀白樂天詩書後 [ ] 張品楨

細玩樂天詩,情真語自摯。雖乏建安骨,要具風人致。 顏謝窮幽深,雕刻非所志。陶公本性真,臭味原無二。 縱非李杜匹,雅可張一幟。昌黎逞雄肆,所就各殊異。 長吉苦嘔心,奚如此樂易。微之夙並馳,恐或難聯轡。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鳳凰山 [ ] 張岱

唐宋以來,州治皆在鳳凰山麓。南渡駐輦,遂爲行宮。東坡雲:“龍飛鳳舞入錢塘”,茲蓋其右翅也。自吳越以逮南宋,俱於此建都,佳氣扶輿,萃於一脈。元時惑於楊髡之說,即故宮建立五寺,築鎮南塔以厭之,而茲山到今落

和張仲通憶鍾陵二首 [ ] 王安石

逸少池邊有一丘,西山南浦慣曾遊。 殘年歸去終無樂,聞說章江即淚流。

對讀文選杜詩成四絶句 其一 [ ] 葉適

一從屈原離騷賦,便至杜甫短長吟。 千載中間多作者,誰於海嶽筭髙深。

祭陳同甫文 [ ] 辛棄疾

嗚呼,同甫之才,落筆千言,俊麗雄偉,珠明玉堅。人文窘步,我則沛然,莊周李白,庸敢先鞭! 同甫之志,平蓋萬夫,橫渠少日,慷慨是須,登封狼胥,彼臧馬輩,殆其庸奴。 天於同甫,即豐闕稟,智略橫生,議論風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宋大內 [ ] 張岱

《宋元拾遺記》:高宗好耽山水,於大內中更造別院,曰小西湖。自遜位後,退居是地,奇花異卉,金碧輝煌,婦寺宮娥充斥其內,享年八十有一。按錢武肅王年亦八十一,而高宗與之同壽,或曰高宗即武肅後身也。《南渡史》

九月望日錢塘瑪瑙寺僧照覺原過幽湖讀書所出示詩數篇因其別也走筆賦詩一首爲贈且有紫微山之約雲 [ ] 貝瓊

野老讀書溪水南,渾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來七七,且從禪客語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樹著新霜未熟柑。 更約葛洪丹井上,好詩連夜爲君談。

春雨雜述·書學傳授 [ ] 解縉

書自蔡中郎邕,字伯喈,於嵩山石室中得八角垂芒之祕,遂爲書家授受之祖。後傳崔瑗子玉,韋誕仲將,及其女琰文姬。姬傳鍾繇元常,魏相國。元常初與關枇把學書抱犢山,師曹喜、劉得升,後得韋誕塚所藏書,遂過於師,無

買得蘇詩施注宋槧殘本即商丘宋氏藏者 [ ] 翁方剛

國初海虞有二本,其一寅歲收六丁。維時湖南寶晉叟,把卷憑閣看飛熒。 宋元舊本鏤次第,獨此未及傳模型。可憐醴泉化度法,瑤臺戍削留娉婷。 也是園翁痛著錄,不得再嗅隃麋馨。一朝東吳故家得,四十二卷重汗青。 黃

襄陽古樂府三首野鷹來 [ ] 蘇軾

使君未來襄陽愁,提戈入市裹氈裘。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遊。 襄陽春遊樂何許,峴山之陽漢江浦。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 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