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姪元明書來致當道薦拔意詩以答之 [ 元] 戴奎
郡國衣冠此日新,老懷深念竹林人。
客邉風雨十年夢,醉後乾坤萬里春。
雲路尚淹麟閣遠,秋天空薦鶚書頻。
不癡濟叔勞推賞,奈戀烟波理釣緡。
駐湯山行宫即事 其三 [ 清] 弘歷
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噴龍口,香穂發蘭心。
脉脉符仁義,溶溶鎮酌斟。
徘徊思浴徳,詎止滌塵襟。
樂善園 [ 清] 弘歷
溶溶新水初勝舟,碧川寒峭襲輕裘。
甓社菱絲正相若,忽憶南巡成昔逰。
沼園咫尺聊停憩,泉石閒饒濠濮意。
輕茵已是春工夫,喬木全成詩景致。
小徘徊旋命蘭輿,髙閣庋置方披書。
箇中每覺玩不盡,佳處常留興有餘
題宫定菴四蹟圖六首 其一 兑弟讀書圖 [ 清] 張英
少小聮裾至樂存,推棃讓棗度朝昬。
多君四海飛騰日,長記書聲棣蕚園。
傳習錄 · 捲上 · 徐愛錄 · 門人徐愛錄 · 七 [ 明] 王守仁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