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桐君四首 [ ] 陳恭尹

舉世醒皆醉,斯人邇亦遐。 五車樑惠子,七葉漢張家。 每有乘桴嘆,常深彼黍嗟。 乾坤無故國,白首尚天涯。

贈別張東所 [ ] 方獻夫

一束徵書到遠林,蓑衣江上也堪尋。 行人每逐風塵化,志士寧忘溝壑心。 老大行藏非草草,舊時松竹自森森。 歸舟載得滄江月,還許深山入更深。

題東林餞別圖 [ ] 倫以詵

美人家住增江曲,叢桂森森繞草堂。 若土天高先得月,扶桑地遠易逢場。 談玄日過楊雄宅,舉酒時斟杜子觴。 江海未應憂魏闕,東華曾挹軟塵香。

答徐文虎 [ ] 元璟

伟长诗骨玉森森,顾我城南秖树林。 入梦几人飞白凤,登台终古吊黄金。 尘中岁月愁将老,霞外心期话自深。 若得把茅灵谷近,瘦梅花底共清吟。

壽沿江黃制置七首 [ ] 俞德鄰

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得情貴勿喜,顧畏如弗任。 神明次公政,所至留棠陰。 寧使民覿德,茲言良足欽。

附鯉南四弟和作次漁洋山人韻四首 [ ] 曹家達

星星薄暈早經霜,華髮參差感野塘。 萬里煙塵回紫塞,十年風雨怨青箱。 纖腰零落傷南國,故壘蕭森憶漢王。 攀盡長條還送別,離人腸斷冶春坊。

題武衛段指揮書林 [ ] 許有壬

相府深沈書若林,牙籖揷架列森森。 千枝萬葉本根在,二帝三王雨露深。 椔翳斯文功利學,棟梁来世聖賢心。 經殘百氏紛紜出,慎勿輕棲惡木隂。

寶林八詠爲別峯同禪師賦飛來峯 [ ] 乃賢

一笏清涼地,森森萬玉齊。 月明時倚杖,閒看鳳來棲。

寶林八詠為別峰同禪師賦 其七 深竹堂 [ ] 乃賢

一笏清涼地,森森萬玉齊。 月明時倚杖,閒看鳳來棲。

延安江漢堂上懷範五丈龍圖堂是五丈所建 [ ] 晁說之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漢堂。 橫吹三川秋月遠,雅歌九姓暮天長。 頗間病後精神好,最是秋來飯食強。 誰識得名因伯氏,飛鴻送盡更茫茫。

哭陳憲使 [ ] 林鴻

刈蘭無餘芳,燬璧一成塵。 漢法密如網,清波無修鱗。 陳人有媯裔,秀出吳江濱。 曰惟洪武初,奉檄始來閩。 感彼古哲人,結交亦有因。 芝蘭既同臭,膠漆情愈親。 時從登髙丘,懐古共酸辛。 栖栖天地間,不得一

青玉案 · 清夜與二窗泛舟秦淮 [ ] 易順鼎

白門柳色青無恙。慣繫住、桃根槳。水氣如花香霧漾。蝦簾奇卷,羊燈初上,四百琵琶響。 噸魂又逐潮來往。月子多情照虛幌。莫聽江邊商女唱。一船風露,六朝煙浪,坐個愁人兩。

曹仁憲謹榮壽 [ ] 陳詞裕

翩彼飛鴞集泮林,八千椿算翠森森。 華封晉祝麥邱頌,是採芝圖嗣舊音。

李陵臺 [ ] 汪元量

伊昔李少卿,築臺望漢月。 月落淚縱橫,悽然腸斷裂。 當時不受死,心懷歸漢闕。 豈謂壯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見突兀。 下馬登斯臺,臺荒草如雪。 妖氛靄冥濛,六合何恍惚。 傷彼古豪雄,清淚泫

七月十五月食不見追往有嘆 [ ] 李夢陽

月食今年再,中元與上元。 春晴燈火亂,秋瞑雨雲繁。 漢將高城壘,胡塵滿塞垣。 孤臣萬古淚,偏灑泰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