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蕭蕭風雨江天,淒涼一片秋聲逗。香消菡萏,綠催蕙草,煙迷遠岫。浪卷長空,雲輕碧漢,薄羅涼透。恨西風吹起,一腔閒悶,那勝鏡中消瘦。
寂寞文園秋色,這情懷、問天知否。檐鈴敲鐵,琅玕折玉,聽殘更漏。淡月疏簾,小庭曲檻,且還斟酒。算從來、千古堪悲,何用空沾衫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岫(xiù):山洞,這裏指遠處的山。
- 碧漢:碧空,天空。
- 文園:指文人雅士的園林或居所。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形容敲擊聲清脆。
- 更漏:古代計時器,用以報時。
翻譯
風雨蕭蕭,江天一片淒涼,秋聲四起。荷花凋零,綠草枯萎,遠山在煙霧中朦朧。長空被浪捲起,雲輕飄在碧空,薄衣透出涼意。恨西風激起心中閒愁,哪堪鏡中自己日漸消瘦。
寂寞的文人園林中,秋色正濃,這般情懷,天知否?檐下的鈴聲與敲擊鐵器的聲音交織,美玉般清脆的聲響,聽着殘夜的更漏聲。淡淡的月光透過稀疏的簾子,小庭院中的曲折欄杆,姑且再斟一杯酒。想來,自古以來,千年的悲傷,何必讓淚水沾溼了衣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江天的淒涼景象,通過「菡萏香消」、「蕙草綠催」等自然景象的變遷,表達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哀愁。詞中「恨西風吹起,一腔閒悶」直抒胸臆,展現了內心的孤寂與無奈。結尾「算從來、千古堪悲,何用空沾衫袖」則透露出一種超脫與豁達,認爲千古悲歡皆爲過眼雲煙,不必過於沉溺於悲傷之中。整首詞情感深沉,意境悽美,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文人葉紈紈對秋日景象的獨特感受與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