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閻尚溫招飲湖中

· 史鑑
船櫳處,恰是藕花洲。別處歌聲剛得借,去時春色那堪留。花落水空流。 天漸晚,臨去更回頭。山翠遠如眉黛曉,湖光疑似眼波秋。越女不勝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船櫳(lóng):船的欄杆。
  • 藕花洲:長滿蓮藕花的湖中小島。
  • 別處:其他地方。
  • 剛得借:剛剛能夠借用,指歌聲剛剛傳到這裏。
  • 去時春色:離開時的春天景色。
  • 山翠:山上的翠綠色。
  • 眉黛(dài):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這裏比喻山的顏色。
  • 眼波:眼睛中的波光,比喻湖水的波光。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這裏可能指江南女子。

翻譯

在船的欄杆處,恰好是開滿蓮藕花的湖中小島。其他地方的歌聲剛剛傳到這裏,而離開時的春天景色卻難以留住。花兒凋落,水獨自流淌。

天色漸漸晚了,臨走前再次回頭望去。遠處的山色翠綠,如同女子清晨畫眉的黛色,湖水的波光閃爍,彷彿女子眼中的秋波。江南的女子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愁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湖中藕花洲上的離別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春光易逝、離愁別緒的深切感受。詩中「花落水空流」一句,既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寓含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哀愁。後兩句通過對山色和湖光的比喻,進一步以女子的眉黛和眼波來象徵自然之美,同時暗示了越女因離別而生的愁緒,情感細膩而含蓄。

史鑑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明古,號西村。於書無所不讀,尤熟於史。論千載事,歷歷如見。對時事及時人言論,得於聞見者,勤於筆錄。文章紀事有法。詩學魏晉。弘治、正德間,吳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鑑次之。有《西村集》。 ► 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