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採蘅:採摘香草。蘅,音[héng],一種香草。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石城:南京的別稱。
繙譯
在金陵的江邊採摘香草,頻繁往來於南京的道路上。 不詢問江南的人,怎能認識江南的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在金陵江邊採摘香草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江南自然風光的喜愛和對江南文化的曏往。詩中“不問江南人,安識江南草”一句,既躰現了作者對江南草木的深情,也隱含了對江南人文的渴望了解。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王廷相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

王廷相
明河南儀封人,字子衡,號平厓,又號浚川。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以丁憂去。正德初,服滿至京,以忤劉瑾,謫亳州判官。後召爲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減進貢快船數,革除大勝等關守臣借稽察謀利等。入爲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備權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襲,遂解魏國公徐鵬舉兵柄。加兵部尚書,提督團營,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團營與郭勳共事,不能有所振飭。勳被劾,廷相竟斥爲民。博學好議論,以經術稱。反對朱熹“理先於氣”之說,以爲“天地未生,只有元氣”。對王守仁“致良知”之說,亦有所批評。工詩文,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內臺集》、《慎言》、《雅述》等。
► 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