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鵁鶄(jiāo jīng):一種水鳥。
- 鸂鶒(xī chì):一種水鳥,又稱紫鴛鴦。
- 晴沙:陽光照耀下的沙灘。
- 紅杏夭桃:形容杏花和桃花盛開,色彩鮮豔。
- 亂著花:花兒隨意地開放。
- 畫障:比喻美景如畫屏。
- 小艇:小船。
- 琵琶:一種撥弦樂器。
繙譯
晴朗的沙灘上,鵁鶄和鸂鶒嬉戯,紅杏和夭桃盛開,花兒隨意綻放。 十裡湖山美景如畫,一對小船載著琵琶,悠然自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湖山的美景,通過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甯靜。詩中“鵁鶄鸂鶒滿晴沙”和“紅杏夭桃亂著花”生動描繪了水鳥在陽光下的沙灘上嬉戯,以及花兒盛開的景象,色彩鮮明,生機勃勃。後兩句“十裡湖山開畫障,一雙小艇載琵琶”則通過比喻和具躰場景的描寫,展現了湖山如畫的美景和悠閑的生活情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

文嘉
文嘉,字休承,號文水,明湖廣衡山人,系籍長州(今江蘇蘇州)。文徵明仲子。吳門派代表畫家。初爲烏程訓導,後爲和州學正。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精於鑑別古書畫,工石刻,爲明一代之冠。畫得徵明一體,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貞評:“其書不能如兄,而畫得待詔(文徵明)一體。”詹景鳳亦云:“嘉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徑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
文嘉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師。文家後來還出了位名氣極大的人:文震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嘉精於鑑古,臨古之功也深,畫風傳乃父衣鉢,惟所聞古人名跡至多,故下筆能脫去習俗,頗不易得。
文嘉初爲烏程訓導,後爲和州學正。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精於鑑別古書畫,工石刻,爲明一代之冠。繼承家學,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逕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兄,畫得徵明一體,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貞評:“其書不能如兄,而畫得待詔(文徵明)一體。”詹景鳳亦云:“嘉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徑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書古詩十九首》後稱:“休承晚年書奇進,幾不減京兆。”傳世作品有嘉靖十九年(1540)作《山水花卉圖冊》十開,現藏廣東省博物館,二十年(1541)作《垂虹亭圖》卷藏蘇州市博物館;萬曆元年(1573)作《寒林鐘馗圖》軸藏南京博物院;《江南春色圖》卷藏瀋陽故宮博物院;《水亭覓句圖》軸、《設色山水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秋塘紅藕圖》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石湖小景圖》軸、《夏山高隱圖》軸、《琵琶行圖》軸、二年(1574)作《溪山行旅圖》軸藏故宮博物院;《滄江漁笛圖》、《曲水園圖》卷藏上海博物館。著有《鈐山堂書畫記》、《和州詩》。 享年八十三歲。
他還對藏書亦不遺餘力,藏書樓有“歸來堂”,藏書印有“五峯山人”、“元珠室”、“五峯樵客”、“肇錫餘以嘉名”等。精於書畫和鑑別古籍,著名藏書家項元汴每遇到宋槧元刻時,則聘文彭、文嘉兄弟,爲其鑑定版本,故項墨林藏書皆精妙絕倫。文氏藏書散佚約在明萬曆末年至崇禎間,清代藏書家如張均衡、張金吾等曾收藏有文氏舊藏,多是宋刻善本。著有《和州詩》、《嚴氏書畫記》等。孫文從鼎,字定之,繼承藏書,並另有藏書處爲“心遠閣”、“園賢堂”、“惜陰齋”等。孫文從簡(1574~1648),字彥可,號枕霞老人,亦能藏書,有“開雲樓”。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