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災殃:災難。
- 橫被:廣泛覆蓋。
- 十三州:指當時中國的十三個行政區域。
- 蒼生:百姓。
- 手撫柔:親手安撫。
- 憲府:指官府。
- 乍臨:剛剛到達。
- 新邑洛:新的都城洛陽。
- 宣房:指官府的文書或命令。
- 復舊河流:恢復原有的河流狀態。
- 衣冠南渡:指士人南遷。
- 瀍澗:兩條河流的名字,這裏指代洛陽。
- 丰采:風采,指人的儀表和氣質。
- 主分憂:與君主共同分擔憂慮。
翻譯
災難廣泛覆蓋了十三個州,百萬百姓得到了你的親手安撫。 官府剛剛到達新的都城洛陽,官府的命令已使河流恢復舊貌。 士人南遷後仍留有宋朝的遺風,瀍澗河流依舊流淌着周朝的氣息。 各地的官員都清楚地仰望着你的風采,安危之際,你必須與君主共同分擔憂慮。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河南巡撫楊貫之的政績和品德。詩中,「災殃橫被十三州,百萬蒼生手撫柔」描繪了楊貫之在災難面前的安撫之功,體現了他的仁愛之心。「憲府乍臨新邑洛,宣房已復舊河流」則突出了他在新都城洛陽的治理成效,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恢復。後兩句通過對歷史遺風的提及,強調了楊貫之在維護文化傳統方面的貢獻。最後,詩人呼籲楊貫之在國家安危之際,要與君主共同分擔憂慮,展現了他的忠誠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