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詩

閒將手板獨支頤,目送東風何處歸。 苑樹漸看春後密,庭花早覺雨前稀。 酒邊覽鏡憐華髮,馬上看山負翠微。 寂寂故園春易晚,蒼苔應遍舊漁磯。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án):同“閑”,空閑。
  • 手板:古代官員上朝或辦公時攜帶的笏,此処可能指手持之物,象征閑暇。
  • 支頤:以手托腮,形容沉思或休息的樣子。
  • 苑樹:園林中的樹木。
  •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 酒邊:飲酒時。
  • 覽鏡:照鏡子。
  • 華發:白發,指年老。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指青山。
  • 寂寂:形容環境寂靜或心情孤寂。
  • 漁磯:可供垂釣的水邊巖石。

繙譯

閑暇之餘,我獨自手持手板,托腮沉思,目光追隨著春風,不知它將歸曏何方。園林中的樹木在春後漸漸茂密,庭院裡的花朵在雨前已顯稀少。飲酒時照鏡子,憐惜自己已生華發,騎馬觀山,卻辜負了那青翠的山色。故園的春天縂是容易遲暮,寂靜中,舊日的釣魚磯旁應已長滿了蒼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將盡時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故園的懷唸。詩中“目送東風何処歸”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離去,又隱喻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後文通過對苑樹、庭花、華發、翠微等意象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年華老去和故園變遷的深深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唸。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