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給事中畫

· 王紱
獨立空山不知老,崖石相依共相保。 月影秋清舞瘦蛟,風聲夜半驚棲鳥。 錯節盤根怪且奇,古翠滿身苔蘚滋。 匠石自知難入眼,年年春雨長孫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錯節盤根:形容樹木枝幹交錯,根系盤繞,形態奇特。
  • 古翠:指古老的翠綠色,這裏形容樹木的顏色和年代感。
  • 苔蘚滋:苔蘚茂盛生長。
  • 匠石:指雕刻或鑑賞石頭的工匠。
  • 孫枝:指樹木的新枝,比喻後代的才華或成就。

翻譯

獨立於空山之中,不知歲月已老,崖石與我相互依偎,共同守護。 秋夜的月光清冷,照見瘦弱的蛟龍在舞動,夜半的風聲驚起了棲息的鳥兒。 樹木枝幹交錯,根系盤繞,形態奇特而古怪,翠綠的身軀上滿是苔蘚的茂盛。 即使是雕刻石頭的工匠也知道難以入眼,但每年春雨過後,新枝依然茁壯成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深山老樹的畫面,通過「獨立空山」、「崖石相依」等意象,表達了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意境。詩中「月影秋清舞瘦蛟,風聲夜半驚棲鳥」以動態的筆觸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後兩句「錯節盤根怪且奇,古翠滿身苔蘚滋」則進一步以奇特的樹木形象,展現了自然的原始美。結尾的「匠石自知難入眼,年年春雨長孫枝」則寓意着自然之美的獨特與不可複製,以及生命力的頑強和延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讚美。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