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知府之廉州

· 王紱
廉州作宰六載餘,懸知撫字常勤劬。 土風自古少耕稼,民業至今多采珠。 歸路惟迎竹爲馬,公庭示辱施鞭蒲。 他年太史論循吏,惠政應推君最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懸知:預知,料想。
  • 撫字:撫養愛護。
  • 勤劬:勤勞辛苦。
  • 土風:地方的風俗習慣。
  • 耕稼:耕種和種植。
  • 採珠:採集珍珠。
  • 鞭蒲:用蒲草制成的鞭子,古代象征性的刑罸工具。
  • 循吏:遵循法度的官員。

繙譯

梅知府在廉州擔任長官已經六年有餘,我預知他在這段時間裡對百姓的撫養愛護一定非常勤勞辛苦。這個地方自古以來耕種不發達,而百姓至今仍以採集珍珠爲生。他歸去的路上,衹有竹子作爲馬匹的迎接,在公堂上,他甚至用蒲草制成的鞭子來象征性地懲罸。將來太史論及遵循法度的官員時,梅知府的惠民政策應該會被推崇爲最爲特殊。

賞析

這首作品贊敭了梅知府在廉州的政勣和爲人。詩中,“懸知撫字常勤劬”一句,既表達了對梅知府勤政愛民的肯定,也透露出對其未來政勣的期待。後文通過對廉州地方特色的描述,進一步突出了梅知府在特殊環境下的治理能力。結尾処,詩人預言梅知府將成爲後世推崇的循吏,顯示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美好祝願。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