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春日有懷白陽畢老公祖又賦二律時巳得請歸裏
聞說倉廒粟朽紅,而今時事問蒼穹。
漢家本計先湯沐,周室人材讓畢公。
河海挽輸添百億,東西兵車嘆三空。
聖朝上佐還思舊,指日丹書出禁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辰:此處指年份,具體年份需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白陽畢老公祖:指畢自嚴,明朝官員,白陽爲其字,公祖是對前輩或高官的尊稱。
- 得請歸裏:得到允許回到故鄉。
- 倉廒:倉庫。
- 粟朽紅:指糧食因長時間儲存而變質。
- 時事: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狀況。
- 蒼穹:天空,比喻高遠無上的權威或命運。
- 漢家本計:指漢朝的基本國策。
- 湯沐:指湯和沐,古代的兩位賢君,此處比喻賢明的統治者。
- 周室人材:指周朝的人才。
- 畢公:即畢自嚴,此處指其才華和貢獻。
- 河海挽輸:指通過河流和海洋進行的物資運輸。
- 百億:此處指大量的物資或財富。
- 東西兵車:指東征西討的軍隊。
- 三空:指國庫空虛,兵力空虛,民心空虛。
- 聖朝上佐:指在朝廷中擔任高級職務的官員。
- 思舊:懷念過去的功績或人物。
- 丹書:指皇帝的詔書。
- 禁中:皇宮內。
翻譯
聽說倉庫裏的糧食已經發黴變紅,如今的時事只能問蒼天。漢朝的根本國策優先考慮賢君的治理,周朝的人才中畢公最爲出衆。通過河海運輸的物資堆積如山,而東西征戰的兵車卻讓人感嘆國庫、兵力和民心的空虛。在聖明的朝廷中,高級官員仍然懷念畢公的舊日功績,指日可待的皇帝詔書將從皇宮中發出。
賞析
這首詩是王在晉在得知畢自嚴即將歸鄉的消息後所作,表達了對畢自嚴的敬仰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通過對「倉廒粟朽紅」和「東西兵車嘆三空」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困境和國家的危機。同時,通過對「漢家本計先湯沐」和「周室人材讓畢公」的對比,強調了畢自嚴的卓越才能和對國家的貢獻。最後,詩人期待皇帝能夠重視畢自嚴的功績,發出詔書以示表彰,體現了對畢自嚴的深厚情感和對國家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