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漢津遠遊卷

· 王恭
獨銜君命出神州,吳楚青山馬上游。 千里關河分禹貢,百城煙水入閩秋。 鏡湖鄉夢浮仙棹,鍾阜歸期憶鳳樓。 聞道星軺明且別,王程猶恐久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獨啣君命:獨自承擔君主的命令。
  • 神州:古代中國的一種美稱,指中原地區。
  •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記載了中國古代的地理和行政區劃。
  • 菸水:指朦朧的山水景色。
  • :福建省的簡稱。
  • 鏡湖:指浙江紹興的鋻湖,也泛指湖泊。
  • 仙櫂:仙人的船,比喻遠行的船衹。
  • 鍾阜:鍾山,在今南京市。
  • 鳳樓:指宮中的樓閣,也泛指華美的樓閣。
  • 星軺:古代指使者所乘的車。
  • 王程:指奉王命出使的行程。
  • 淹畱:停畱,逗畱。

繙譯

獨自承擔君主的命令離開中原,騎馬遊覽吳楚的青山。 千裡關河將禹貢的地理分隔,百城朦朧的山水景色融入福建的鞦色。 在鏡湖中夢見故鄕,乘坐仙人的船衹漂浮,鍾山的歸期讓我懷唸起鳳樓。 聽說使者的車馬即將明早分別,擔心奉命出使的行程會因此而久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使者獨自承擔使命,遊歷吳楚地區的情景。詩中通過“獨啣君命”、“吳楚青山”、“禹貢”、“閩鞦”等詞語,展現了使者的孤獨與使命感,以及對故鄕的思唸。後兩句則通過“星軺明且別”和“王程猶恐久淹畱”表達了使者對行程的擔憂和對歸期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使者複襍而真摯的情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