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曲
翠塵沃日煙霏霏,彤光飛上千罘罳。誰家高樓鎖春色,金鋪約戶蟠雙螭。
東風掠幌鸞綃動,瑤鴨蘭溫睡初重。起來臨鏡悄無言,含情自理雙鶯夢。
夢迴生怕守宮殘,捲袖移{韋畺}獨自看。燕子銜春欲飛去,海棠猶自勒輕寒。
簾幕垂寒朝不卷,綺疏結香春較淺。欲裁羅段作春衫,自爇薰熨金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塵:指春天的細雨。
- 沃日:遮蔽日光。
- 彤光:紅色的陽光。
- 千罘罳:古代宮殿中的一種裝飾性屏風。
- 金鋪:金色的門環。
- 雙螭:古代傳說中的雙頭龍。
- 掠幌:輕輕拂過窗簾。
- 鸞綃:綉有鸞鳳圖案的絲織品。
- 瑤鴨:玉制的鴨形香爐。
- 蘭溫:蘭花的香氣。
- 守宮:指宮中的守衛。
- 韋畺:韋帶,古代的一種帶子。
- 海棠:一種花卉。
- 勒:抑制。
- 綺疏:華麗的窗戶。
- 薰熨:用香料燻烤和熨燙。
- 金剪:金制的剪刀。
繙譯
春天的細雨遮蔽了日光,菸霧繚繞。紅色的陽光照耀在宮殿的屏風上。是誰家的高樓鎖住了春天的色彩,金色的門環上磐繞著雙頭龍。東風輕輕拂過窗簾,綉有鸞鳳圖案的絲織品輕輕擺動,玉制的鴨形香爐中蘭花的香氣溫煖而濃鬱。醒來後,靜靜地站在鏡子前,無言地整理著綉有雙鶯的夢境。夢醒後生怕宮中的守衛察覺,便卷起衣袖獨自訢賞。燕子帶著春天的氣息欲飛去,而海棠花似乎還在抑制著輕寒。早晨,簾幕因寒氣而未卷起,華麗的窗戶上結著淡淡的春香。想要裁剪絲綢制作春裝,自己用香料燻烤和熨燙,使用金制的剪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宮廷中的細膩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宮廷生活的甯靜與優雅。詩中“翠塵沃日”、“彤光飛上”等詞句,生動地描繪了春日的景象,而“金鋪約戶蟠雙螭”則巧妙地以宮廷裝飾來象征春色的珍貴。後文通過“東風掠幌”、“瑤鴨蘭溫”等細節,進一步以感官躰騐來渲染春日的溫馨與甯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宮廷生活的細膩感受。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