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天津

山光翠疊老龍鱗,故國遺墟草自新。 世事盡隨伊闕水,行人獨踏漢宮塵。 北邙高冢元無主,金谷殘花不繫春。 卻恐杜鵑今再至,天津橋上客傷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津:指天津橋,位於洛陽,是古代著名的橋梁。
  • 山光翠曡老龍鱗:形容山色蒼翠,層層曡曡如龍鱗。
  • 故國遺墟:指舊時的國家遺址。
  • 伊闕水:指伊水,流經洛陽的一條河流。
  • 漢宮塵:指漢代宮殿的塵埃,這裡象征著歷史的遺跡。
  • 北邙:指北邙山,洛陽附近的一座山,古代多有貴族墓葬。
  • 高塚:高大的墳墓。
  • 元無主:原本沒有主人,指墓主已逝,無人祭掃。
  • 金穀:指金穀園,古代洛陽的一処名園。
  • 殘花:凋謝的花朵。
  • 不系春:不再系住春天的氣息,即春天已逝。
  • 杜鵑:鳥名,傳說中能啼血的鳥,常用來象征哀愁。
  • 再至:再次到來。
  • 天津橋上客傷神:在天津橋上的行人感到悲傷。

繙譯

山色蒼翠,層層曡曡如龍鱗,舊時的國家遺址上,野草自顧自地生長。世間的變遷如同伊水般流逝,行人獨自踏過漢代宮殿的塵埃。北邙山上的高大墳墓,原本沒有主人,金穀園中的殘花,不再系住春天的氣息。我擔心杜鵑鳥再次到來,那時在天津橋上的行人將會感到無比的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洛陽古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哀愁。詩中“山光翠曡老龍鱗”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山色的蒼翠,而“故國遺墟草自新”則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後句通過對伊水、漢宮塵、北邙高塚、金穀殘花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對現實衰落的哀歎。結尾以杜鵑再至、天津橋上客傷神的想象,加深了全詩的悲愴氛圍。

王雲鳳

明山西和順人,字應韶,號虎谷。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劾太監李廣,下獄,降知州。後升陝西提學僉事,歷副使、按察使,召爲國子祭酒,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與王瓊、喬宇同科中進士,號稱河東三鳳。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