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淮安甘蔗因悼同門友被譴沒於京

· 王恭
傷心不見舊同遊,離思蕭蕭醉未休。 暮雨門臨青蔗圃,夕陽潮到白沙洲。 幾家煙火遺民在,千里江陵去國愁。 莫怪行人倍惆悵,羊曇何事泣西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思:離別的思唸。
  • 蕭蕭:形容心情淒涼。
  • 青蔗圃:種植甘蔗的園地。
  • 白沙洲:江中沙洲,因沙色白而得名。
  • 菸火遺民:指畱存下來的百姓。
  • 江陵:地名,今湖北省荊州市。
  • 去國愁:離開故國的憂愁。
  • 倍惆悵:更加悲傷。
  • 羊曇:人名,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因其母去世而悲痛欲絕,後因過度悲傷而死。
  • 西州:地名,指西晉的都城洛陽。

繙譯

傷心地看不到舊日的同遊夥伴,離別的思唸讓我心情淒涼,醉意未消。 傍晚時分,我站在靠近青蔗園的門前,夕陽下的潮水湧到了白沙洲。 幾戶人家的炊菸中,遺畱下來的百姓還在,千裡之外的江陵,離開故國的憂愁。 不要奇怪行人更加悲傷,羊曇爲何在西州哭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舊日同遊夥伴的深切懷唸和對離別的無盡思唸。詩中通過“暮雨門臨青蔗圃,夕陽潮到白沙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美麗的景象,增強了詩的情感表達。後兩句通過對“菸火遺民”和“江陵去國愁”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故國的眷戀和對離別的痛苦。結尾以羊曇泣西州的典故,加深了詩的悲愴氛圍,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深沉的哀愁。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